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打造“中银公益驿站”公益服务品牌,旨在为户外劳动者等群体提供贴心服务。在中国银行台州三门支行,一座温馨的“中银公益驿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户外劳动者的心田,用细微之处展现着大爱与责任。
相知到相伴 驿站架起“连心桥”
家住附近的陈阿姨,是驿站的常客。老人家平常会拿些自家种的各类时令蔬菜到露天农贸疏导点卖,卖完菜后,她总是喜欢进中国银行三门支行的“中银公益驿站”歇歇脚、喝喝水,这里的服务让她感觉很贴心。
一来二去,中国银行三门支行工作人员与这位时常“光顾”的陈阿姨熟络了许多。在沟通中,工作人员了解到陈阿姨对现金的需求较高,便热情地推荐了中行“零钱包”这一贴心服务。
“还是现金更适合我们这一辈啊,这个服务太方便了,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去了……”陈阿姨一手拿着刚刚兑换的零钱包,一手拉着网点工作人员的手由衷地赞叹道。
随着陈阿姨对“零钱包”的满意服务,她把一起摆摊的伙伴们都拉来成为驿站的常客。炎炎夏日闲暇之余,大家在驿站享受着暖心服务,听着公益宣讲,纷纷开通了“零钱包”服务,不但满足零钱兑换和备付找零的需求,而且成为中行的“忠实粉丝”,家里有需要办什么业务都爱找中行。
在驿站的见证下,一份份信任与依赖悄然生根,一份份温暖与关怀相互传递……
淡季到旺季 驿站成为“打卡点”
“送完乘客发现手机快没电了,车上恰好没有充电设备。想到之前看过的宣传,就跑到了三门中行。”出租车司机张师傅笑呵呵地回忆第一次到驿站的经历。走进驿站,工作人员立刻热情地迎接他,在得知张师傅的需求后,工作人员热心地指引他使用了驿站内的免费充电设备。
等待手机充电时,张师傅边喝水边环顾四周,发现驿站不但配备桌椅、饮水机、微波炉、手机充电器、应急药箱等,还免费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交通警察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饮水、充电、公共Wifi等服务,解决户外劳动者的“关键小事”,这让他在疲惫的工作之余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关怀……
这次经历让他对中国银行的公益服务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也将这一“宝藏地”分享给了其他的出租车司机朋友们。从此,一有空闲,“中银公益驿站”便成为他们的休憩打卡点,解决这一群体“用餐难、喝水难、如厕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这里都是他们最温暖的依靠。
尊重到关爱 驿站筑起“温暖家”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街道上,环卫工人李师傅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长时间的清扫让他疲惫不堪,此时,他想起了中银公益驿站。走进驿站,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他,递上一杯微温的茶水。“师傅,您辛苦了,快来歇会儿。”温暖的话语,让李师傅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这个小小的驿站里,不仅有舒适的休息区,还配备了各种日常用品。李师傅坐在椅子上,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舒适。他感慨地说:“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坐一会儿,现在有了中银公益驿站,就像有了一个家。”
有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正在清扫街道的李师傅措手不及。他急忙寻找避雨的地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中银公益驿站。当他浑身湿漉漉地跑进驿站时,工作人员立刻拿来干净的毛巾,让他擦干身体,并为他送上一杯姜茶驱寒。“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李师傅感动地说。
“中银公益驿站”的设立,是中国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场所,更提供了“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等服务,打通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柯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