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以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组织机构及规划蓝图进行讲解探讨为主题,140余名外籍院士、专家出席并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增加均具有较高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的外籍院士,增选外籍院士对于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更好服务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等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理事长(主任)王泽群提出,许多外籍院士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学术地位,但为了报效祖国做出重要的人生选择,携带自己的科技成果,融入中国科技发展大潮之中,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以全球视野、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科学探索精神观察事物、探求就里,在各自岗位上贡献。2024年是中国新质生产力开局之年,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建立初心是为中国外籍院士群体提供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积极推动将外籍院士们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国内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王泽群对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组织机构及规划蓝图进行了讲解,规划成立促进会8个分会19个专委会,中国国际科学与工程技术院的8个分院19学部,以及中国外籍院士认证中心、中国国际科学与工程技术院大学等。
会上,王泽群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技术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章院士,香港国际网络电视台董事会主席刘俊明,以及齐卫华、孙维豹颁发了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执行理事长、常务理事长、常务副秘书长任命书。
电子工程与集成电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中医药学及中药工程、航空航天与运载工程、新能源与绿色低碳工程等19个学部的院士畅所欲言,张丹、王乔华、杨林江、江世永、王立军、李惠明、徐林、韩生、张军、熊永强、卢涛、潘灿平、金安军、崔兆杰、郑刚强、李月恩、李永东、魏利、丁显平、于兴河等院士纷纷表示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为推进我国外籍院士科研成果落地国内、推动科技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发展科技新质生产力和引进全球前沿、高端科技成果之间的“传送带、聚合器”,期待将来促进会充分发挥着服务、引导、咨询、协调等职能,坚持做大事、办实事、抓创新、促转化,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外籍院士凝聚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促进中国科技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企业家代表上海若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韦丽明谈到,食品安全在全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所有国家都应使用最好的科学技术知识,来保证食品的安全。若祎于2016年率先倡导和积极推动包装品采用相同材质的材料,减少使用难以分类回收的复合材料,推出全国首创的单一材质可回收高阻隔包装,高阻氧性和阻湿性可降低食品氧化、霉变机率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减少防腐类食品添加剂使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屏障。在完成包装生命周期后可循环回收再加工利用,是包装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主要的新型绿色包装方式。若祎获得50余项国际国内授权专利,发表了20余篇专业论文,主持起草了组成单一材质可回收包装的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薄膜等30余项国家标准、行标团标认证标准,真正实现了专利-论文-标准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海南琼玉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与外籍院士卢涛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开发出β-葡聚糖系列食品级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创新组合和迭代升级,提高产业劳动、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正是以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实践。
与会院士、专家们对促进会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机遇,未到场的多位院士及专家也通过视频、微信发来祝福贺信,中国外籍院士联合促进会第二次会议在热烈讨论中完成各项议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王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