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楚菜靠什么“出圈”?4月18日,一场在老八门·砚喜餐厅举行的文创主题灯光秀给出答案——好吃、好看、好拍。
位于京汉大道的“老八门”是武汉知名的湖北菜餐厅,为满足武昌“好吃佬”们的需求,老八门首次“过江”开出老八门·砚喜,选址于东湖风景区大李村,毗邻武汉植物园,承接春天经济、赏花经济“流量池”。
“菜品好吃,环境舒心,服务出彩,要将老八门·砚喜打造成精致楚菜代表。”老八门创始人熊飞说。
餐厅要“出圈”,产品力是关键。老八门·砚喜菜品由楚菜灵魂人物、中国烹饪大师卢永良指导,在传统楚菜基础上全力创新,围绕武昌鱼开发核心菜品。
“武昌鱼是楚菜的第一菜类,我们选用的是梁子湖最好水质的武昌鱼。”卢永良表示,许多菜品都是第一次推出,如粉蒸武昌鱼腩、清蒸武昌鱼斗当等,鲜美细腻,富有弹性,口感很好。
除了打造优良菜品品质,还要向拓展品牌力延伸。4月18日举行的老八门·砚喜开业庆典上,诸多楚菜传承大师出席见证。活动中,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千年文物“武昌鱼”被请到现场,将文物与食物结合,主办方用8分钟的灯光秀,以三维的形式展现楚菜的菜品和文化。“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既传承楚菜文化,也能让90 后、 95 后、00后喜欢我们的中国菜和湖北菜”,熊飞说。
“菜肴留客、环境留人、服务留情、价格留心,这样的精致楚菜一定能‘出圈’”,卢永良大师信心十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