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至30日,由中国灌区协会主办的全国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暨中国灌区协会2023年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上,都江堰灌区被中国灌区协会授予“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成为此次被授予称号的全国19个灌区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获得该称号的灌区。
会议期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作为典型灌区代表受邀参会,并以《都江堰灌区标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为题做了经验交流发言,系统介绍了都江堰灌区标准化管理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全面阐述了都江堰灌区一体化改革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探讨了灌区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为全国第一大灌区,都江堰灌区幅员面积2.86万平方公里,灌溉面积达1133.2万亩,覆盖7市40个县(市、区),服务2800多万人口。近年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不断创新灌区节水举措,坚持水量调度“一盘棋”,建立起了责权明晰的灌区一体化供水管理体系。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都江堰灌区以水权与水价改革为抓手,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深入推进用水权益分配和水权交易,用价格杠杆撬动节水。同时,都江堰灌区先后投资29亿元,推进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持续完善和提升灌区水网输配水能力,累计新增(恢复)灌面86.1万亩,改善灌面282.3万亩,农业灌水周期由30天缩短为20天,年增节水能力5.34亿m³。
特别是2022年7—8月四川旱情期间,都江堰灌区在比2021年同期少引水0.73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实现向灌区多输水0.4亿立方米,为抗旱保供、护航“天府粮仓”发挥了坚强的支撑作用。
此外,都江堰灌区正持续推进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持续完善和提升灌区水网输配水能力,以数字技术赋能深度节水,大力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在全国首创灌区标准化“量水秤”体系,推动水资源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全面打造节水型灌区。
此次被授予“节水型示范灌区”称号的,还有河北省石津灌区、漳滏河灌区;山西省北赵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辽宁省大洼灌区;江苏省皂河灌区;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袁惠渠灌区;山东省位山灌区、小开河灌区;湖北省漳河灌区、宜昌东风渠灌区;湖南省韶山灌区;陕西省东雷抽黄灌区、交口抽渭灌区;甘肃省引大灌区;宁夏自治区盐环定灌区。(供稿:岳耀先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