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开幕式上,17个经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新品种经过严格的科研实验和审定流程,具备优良的性状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新生力量。
11月25日,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开幕式现场。
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的发布对于水产养殖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也代表着我国水产种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发展。是践行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洋牧场、“蓝色粮仓”的有力支撑。
“今年发布的新品种‘穗丰鲫’,水花价格比市面上的普通鲫鱼苗贵近100元/万尾,来买苗的养殖户和经销商依旧络绎不绝。”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建波介绍,“穗丰鲫”鱼苗的生长速度比一般的鲫鱼更快,从鱼苗长到一斤左右的成鱼只需7个月左右,比一般的鲫鱼苗快5个月。鲫鱼是广东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味道鲜美,富有营养,消费市场大。“穗丰鲫”在生长速度上的提升,让养殖成本更低,效益更高,有效推动水产业提质增效。2022年,何建波的鲫鱼苗销量达10亿尾,产值超2000万元,在广东省内排名遥遥领先。
良种、良技、良法,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缺一不可。何建波表示,“国字号”新品种来之不易,前期良种选育及后期落地推广都至关重要。幸运的是,随着广东省‘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的逐步构建,‘穗丰鲫’从良种选育到繁育推广的通道畅通无阻。“这是企业一己之力难以攻克的。”
据悉,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为广大科研机构及水产企业搭建“政产学研推用”平台,有效促进渔业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支撑广东当地渔业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还通过“南苗北运”“南苗北繁”等方式,有效帮助当地改进养殖模式,推动全国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审定新品种选择在2023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正式发布,既是对大会打造国家级权威发布平台及交流交易平台的支持,也是对广东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在国家审定新品种的集中亮相吸引下,全国近300家企业单位超200个水产品种奔赴广州参展,切实为广大科研机构和水产企业搭建了开放畅通的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四川的品种噢,有点‘凶’(厉害)。”“我是养虾的,之前都是养的‘南太湖2号’,今天看到有比‘南太湖2号’生长速度更快的品种,感觉很兴奋,回去之后可以试着养看看。”“我们广东是罗非鱼养殖的主产区之一,更是为我们创造了不少外汇收入。现在有更好的品种出现,对养殖户和国家来说都是好事。”活动现场,参会企业代表交谈声不断,不愿意错过每一个交流机会。
事实上,新品种的发布不仅有助于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的新动能。“我们期待着这些新品种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安全的水产品。”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现场,与会人员认真交流了新品种的特点和优势介绍。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也在现场分享他们在科研、生产和市场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水产种业领域的整体水平,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的发布,不仅能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水产种质资源库,为未来的科研和生产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而且有助于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附:2023年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名单
罗非鱼“百容1号”:广东罗非鱼产量全国第一,罗非鱼是世界上第二大水产养殖鱼类,无小刺、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百容1号"生长快、规格整齐,成活率高。与“新吉富”相比,生长速度提高26.8%-36.3%,具有明显的养殖效益优势。
穗丰鲫:这是广州南沙水产育种的新突破,具有生长速度更快、抗病性更强、个头更大、颜色更亮丽、口感更鲜美等特点,从鱼苗长到约1斤的成鱼比一般鲫鱼品种快5个月以上。
长吻鮠“川江1号”: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全国年产量仅2.2万余吨,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同未选育长吻鮠相比,具有生长速度更快、规格整齐度更高的优势。
鲤“龙科12号”:肌内脂肪含量为8.23%(二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64%,由此带来丰富的口感。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红鳍东方鲀“天正1号”: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红結东方鲀相比,22月龄体重平均提高31.68%,适宜在水温15℃-25℃和盐度15-32人工可控的海水中养殖。
罗氏沼虾“数丰1号”: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南太湖2号”相比,120日龄生长速度提高18.0%,适宜在全国水温22℃-32℃和盐度0-3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
青虾“鄱阳湖2号”: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与未经选育的青虾相比,150日龄体重平均提高23.1%,适宜在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水温8℃-30℃、盐度0-6人工可控的水体养殖。
中国对虾“黄海6号”:在"黄海2号"和“黄海5号”优良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耐低温性状获得的优良品系,目前已选育至第8代。可克服自然温度限制,放苗时间平均提前10天,收获时间可延长一个月。
中华绒螯蟹“金农1号”:与其他中华绒螯蟹品种相比,具有不挑食特点,饲料转化率较高,遗传稳定性好,生长优势明显,17月龄的体重提高12.41%,宜在水温10℃-32℃人工可控的淡水中养殖。
环棱螺“蠡湖1号”:全国首个螺蛳新品种,繁育简单,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野生群体相比,生长周期缩短至8个月,产量提升约30%,一般池塘养殖平均亩产达1000公斤、亩产值1万元,亩效益4000元。
青蛤“江海大1号”:与未经选育的青蛤相比,18月龄壳长和体重分别提高17.11%和40.34%,适宜在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水温10℃-28℃和盐度15-32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栉孔扇贝“蓬莱红4号”:与未经选育的栉孔扇贝相比,24月龄耐温上限和壳高分别提高3.50℃和20.86%,适宜在我国栉孔扇贝主产区水温-1.5℃-28℃和盐度25-33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海带“海农1号”: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的水产新品种,适宜采苗操作,养殖中期增产效果明显,可提前大规模收获。在南、北方地区相同栽培条件下,与普通养殖海带相比产量平均提高13%及11%。
中华鳖“长淮1号”:与未经选育的黄河水系中华鳌养殖群体相比,11月龄及21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5.22%及13.40%。目前已在安徽、江苏等地开展中试推广。
金虎杂交斑: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与广泛养殖杂交种珍珠龙胆相比,12、2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48.8%、60.7%,适宜在水温16℃-32℃,盐度25-32的人工可控海水水体中养殖。
黄颡鱼“全雄2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黄颡鱼雌雄生长差异近3倍,研究人员采用科技手段培育全部是雄鱼的黄颡鱼,以提高养殖效益。与“全雄1号”相比,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2月龄体重提高12.42%,适宜在水温10℃ -34℃的人工可控淡水中养殖。
黄姑鱼“全雌1号”:黄姑鱼雌鱼生长速度比雄鱼快约20%。科研团队花费近20年时间研究培育成“全雌1号”,目前已推广到各地试养。与普通黄姑鱼相比,生长速度提升28%以上,且规格较整齐,能提前至少半年上市。
来源 网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