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青白江区预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80亿元,同比增长53.2%。“青白江外贸,真的很拼!”拿着手里的半年度外贸成绩单,青白江区国贸和物流局相关负责人感慨。
外贸持续稳定增长的背后,是政策、通道、开放的叠加效应。
新政策加持,竞争优势日渐凸显
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推动青白江区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一些外贸“新政策”的红利逐步释放,保障了外贸营商环境和贸易主体稳定运行。
今年2月,成都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推动“四川造”“成都造”特色产品依托国际班列拓展国际市场,加强金融支持,加密区域合作,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争取更多国家级示范试点落地青白江区,进一步提升经开区开放能级。
“新政策推出后,我们首先重点发展大宗商品贸易,构建融合供应链金融的大宗贸易生态体系。其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稳定开行跨境电商专列,依托京东、亚马逊、eBAY等链主企业实现跨境电商聚合发展。同时,一些与汽车商品相关的外贸平台正在打造,这也成为促进当地外贸发展的发力点。”区国贸和物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上半年,青白江连续成功举办整车贸易全球行中东站和老挝站活动,进一步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港汽车产业竞争新优势。
据悉,1——6月,整车进出口13500辆,同比增长252.94%。
新通道带来的新突破
2023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的绿豆经霍尔果斯转关抵达成都铁路场站,这是成都国际铁路港首次通过中亚铁路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绿豆,全面打通了中亚粮食进口通道,实现了进口粮食渠道的新突破。
据本次货物进口商——新疆阿拉山口维斯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王凯彬介绍:“从撒马尔罕到成都,正常运行时间仅10余天,时效快,安全性也很高。”
无独有偶。2023年5月,3柜鸡副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抵达成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口肉类冷链业务在全国率先重启,进一步刺激进口冷链食品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成都国际铁路港积极推进进出口冷链业务,通过对接进口肉类企业、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协调解决堵点和痛点,利用中欧班列为进口肉类冷链业务的全面增加做好充足准备,成功开行了俄罗斯进口肉类专列及四川冷冻烤鳗出口班列。
据悉,1-6月预计通过成都铁路口岸和一体化方式进口粮油5500吨、肉类3000吨。
新市场、新业态成最强助力
近年来,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已成为青白江区的高能级进口贸易载体。
今年以来,依托各场馆,青白江区连续举办“陆港枢纽青白江安逸蓉城购全球”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夏日购物节暨成都进口商品展销系列活动,构建起“口岸+商圈”的消费新场景,外贸新增长点加快形成。
7月14日晚,为期3天的“陆港枢纽青白江安逸蓉城购全球”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夏日夜市暨成都进口商品展销活动在高新区铁像寺水街运动广场拉开序幕,集中展示特色进口商品,售卖搭乘成都国际班列运输来的产品。
“我们每天都在这边散步,今天正好看到有活动,就买了些护肤品和啤酒,比之前买的便宜,我们还参与了抽奖,真的是满载而归了!”来自成都的王女士说。
本次展销活动中参展的国家(商品)馆此前已经在锦江区红星路广场、青羊区宽窄巷子东广场、“欢乐大运·畅享成都”都江堰音乐啤酒季活动现场为成都市民打造了三场富有沉浸式、街景式、国际化特色的消费场景。单端午节假期3天,宽窄巷子展区共计接待来访游客30余万人次。
“系列展销活动积极搭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新形式展销(市集)、体验及文化交流开放型双向交流平台,对进一步叫响青白江区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品牌知名度,促进青白江外贸发展以及助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青白江区国贸和物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1-6月青白江全区跨境电商预计完成125万单,同比增长18.5%。
“下半年,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50亿元。”上述负责人表示。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