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减排政策以及电动机及电池技术的进步所推动,过去五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电动两轮车的销售量迅速增长。电动两轮车的全球总销量由 2017 年的 35.2 百万辆增长至 2021 年的 65.6 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 16.9%。2020-2022 年,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人选择 " 单骑 " 出行这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尤其是欧洲地区对两轮电动车等短距离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全球市场范围内两轮电动车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初步统计,2022 年全球两轮电动车销量将达 7400 万辆,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约3.6亿辆。
然而,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却逐年上升。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2021年全年共接报电动两轮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近1.8万起。2022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发生火灾次数为8,370次,同比上升31.3%。
目前,我国电动两轮车的保有量达到3.6亿,相当于国人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两轮车,按照平均每两天充电1次的频次,每天产生1.8亿次充电需求。然而,如此庞大的充电需求,却始终面临着充电不安全、充电难等痛点,其中安全问题更是悬挂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传统充电安全隐患大,即时配送骑手高频充电隐患尤为突出
目前,两轮电动车充电分为传统插座充电、物联网充电桩(柜)充电、智能换电三种模式。传统插座充电方式还普遍存在,不恰当的使用导致严重影响社区、物业安全的公共事件时有发生。
据消防部门统计,电动两轮车引发的火灾,80%都是由于电动车电池过充导致的。对于锂电池而言,长时间充电也会因温度超标引起爆炸。在屋内或者楼道充电的情况下,电池自燃或爆炸通常会引燃车身其他部件,并释放大量有毒烟气。
其次,电池故障也会引发安全隐患。
第三,充电器故障。目前充电器国标已经实施,但是市场上存在大量价格便宜、质量良莠不齐的的充电器;
第四,电池与充电器不匹配。
第五,人为改装因素。
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还包括“人车同屋”、在通道、走道充电停放、私拉电线等违规行为仍比较普遍的情况下,火灾风险仍将长期威胁到居民消防安全。电动两轮车因分布广、散、乱等因素,其充电安全一直困扰着物业、社区等基层管理者。
近些年,有些物业经理、房东因未履行电动两轮车安全充电的管理职责而被行政拘留、罚款、甚至获刑。传统的蹲守、查看已经不能解决电动两轮车的安全隐患,物联网充电桩的安装便成了这些年物业、社区重要的任务。但场地限制、居民认知问题,以及管理问题等依然困扰充电安全。
作为电动两轮车的重度充电使用者,骑手充电发生的火灾和死亡事故相对更高。原因在于电动两轮车作为即时配送骑手的生产工具,一般情况下,骑手都会购买两块或以上电池,晚上偷偷在出租房里充好电,或者在配送站点插座上充电。充电不规范,就很容易发生前述的安全事故。
物联网安全充电桩 为社区居民安全充电保驾护航
针对分布广、管理难度大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业内企业通过AI级物联网技术来重塑电动车充电行业,旨在利用充电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来解决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智能性和便捷性问题。
首先,搭建AioT安全充电监测控制云平台,采用了低功耗轻量级底层软硬件技术、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技术、端云一体化协同技术、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便捷充电全新体验。系统把每次充电的电流、电压、温升、温控所有数据采集到平台,每隔10秒上传一次数据,同时这个数据和昨天的数据、前天的数据、历史的数据做大数据分析和对比,当超过安全阀值(动态)的时候停止充电,同时通知该通知的人。充电过程中形成充电芯图,与正常情况下的充电芯图对比,分析充电故障原因。
其次搭建智能感知与报警系统。系统通过多种安全预警、智能化功能,对用户充电予以全程、实时、在线动态监管,对于异常充电及时信息通知用户、运营商、物业和政府。
常见的安全功能如下:
1)过充控制。充满自停,制止过充导致安全隐患,节省电力;同时通过精准断电制止过充;
2)不充电或充满时插座不带电;
3)定时充电,充电时间到设备自动断电, 节省电力;
4)无充电电池接入,空载断电;
5)过载保护,用户充电出现过载,自动断电保护;
6)短路自动断电;
7)漏电保护会自动断电;
8)电池充电心图异常提醒;充电芯图异常,如阻抗过大、电压突然降低或升高等,充电芯图异常对车主、物业、运营商予以预警;
9)充电器异常波动提醒;
10)充电中、充电后,推送全程充电状态图;
11)温度控制,超出温度设置值预警甚至断电,实现平台控温;
12)烟感报警,设备周边出现烟雾超标时,报警;
13)防盗功能:插座被拔时信息会第一时间通知车主;
14)充电桩充电总功率超出设定功率时,断电保护;
15)设备异常离线,提醒;
16)充电负载自动均衡;
17)可以实现大功率车充电;
18)远程断电;
19)自由设置最大或最小功率;
20)充电异常及时通知车主、运营商、物业、政府管理人员,同时一键联系车主。
但是,物联网充电模式下,充电费时且占空间,往往充好电需要等4-8小时,并且,电动两轮车电池因为规格、材质不一样,没有智能BMS系统监管,充电安全性并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智能换电模式提供更好的安全充电方案,深受即时配送骑手青睐
高频充电的即时配送骑手,不仅面临没地方充电、充电不安全,受配送系统的制约,还面临着配送时效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
为了一次性解决骑手的续航焦虑,并解决充电不安全、成本高等相关问题,行业内推出智能换电模式,为骑手带来新的消费模式,不再买电池,不再充电,满城换电,几十秒完成换电,通过换电获得新的生产工具,保障续航,多接单,多赚钱。
换电模式下,充电安全性有更好的保障。换电电池集中在换电柜内充电,充电时连接系统平台,可以做到实时监控。换电柜一般具备智能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自动灭火装置、防水、防尘、防潮等功能,确保电池充电及使用的安全性。
智能换电不仅可以解决即时配送骑手续航焦虑、没地方充电等难题,而且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针对社区和物业,换电还解决了充电地盘、安全管理等问题;针对政府,换电可以解决电池梯次回收问题,避免散落在车主手中的旧电池所带来的环保隐患,为城市建立安全、有序、绿色的环境做出贡献。智能换电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亦获得较高的社会价值。
政策鼓励各地政府推广安全充电政策 积极探索换电模式
近些年,针对电动两轮车充电乱象、安全隐患等问题,国家多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标准等,地方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各种要求安全充电、鼓励换电的政策和通知。此外,政府、行业内企业与行业协会也在推动换电产品、落地服务的相关标准制定和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委,于2021年7月16日发文《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新业态发展,营造良好从业环境,积极发挥稳定和扩大就业作用。推动在商业楼宇、居民小区等设置外卖送餐员临时驻留点,公共区域设置电动车充换电设施。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1部分: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已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规范交流充电控制器、换电柜和充电柜等电动两轮车集中充电设施,明确集中充电设施和充换电设备的技术要求。
2022年2月,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提出对于现有居住区,鼓励各区(地区)因地制宜,按照“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鼓励推广更具安全性的换电柜。
目前在中国,在小区、单位的物联网充电桩上安全充电,已经成为电动自行车车主的常态。政府还在持续推动安全充电政策的落地,同时鼓励业内探索老百姓换电模式。
安全充电、智能换电不仅帮助用户、物业解决充电安全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充电隐患给老百姓带来生命与财产损失,也是智慧消防、智慧社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政府也在搭建物联网安全智能充电平台监管安全充电,提高监管效率。
期待科技改变世界,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