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资源共享,共创共富。
为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7月20日-21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桐庐县举办全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工作培训和交流活动,省厅非遗处、各地文旅局非遗处、非遗保护中心,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省级非遗工坊、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负责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理事会成员单位等300余名代表,以及抖音、淘宝、浙江大学等平台和机构开展非遗联创资源对接,开启新时代非遗共创共享。
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联创新产品
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浙江突破非遗单体保护思维,发挥整体优势,寻求联创共享。2022年以来,浙江非遗保护以省级文化传承生态区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在全省建立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0个(含创建),市、县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4个,3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引领164个传统工艺项目,整合高校、研究机构、大型文创公司等力量,围绕“研究、研发、研培”核心任务,切实发挥平台作用,以当地非遗工坊为支撑,打造文化标识、振兴传统工艺、深化文旅融合、扩大传承人群、形成产品矩阵、做强相关产业,提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能力和水平。
本次培训创新形式,非遗保护行政部门、非遗传承人、非遗相关企业以及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共建单位齐聚一堂,开展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资源对接。
7月20日晚的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资源专项现场对接会上,分为“衣(织染绣)”、“食(油盐酱醋饼肉饭)”、“药(传统医药、传统制茶及习俗)”、“器(金木土手工艺)”、“统(行政人员、平台资源)”五个平行会场,开展联创互动,鼓励非遗项目间、相关企业间、不同地区间的深度合作,共同营造有传统的生活方式,扩大非遗产品应用场景。
会场内的“桐庐县优秀非遗工坊产品展”,展出桐庐县100件优秀非遗工坊产品,溢出非遗保护创新成果:桐庐在全省率先建立非遗工坊联盟,制定共富盟约,开展交流、推广、合作,由“芦茨红茶”非遗工坊和“桐君中药”非遗工坊强强联合,创新出品“红曲红茶”,让中药红曲与红茶结合,把传统中医药健康的理念、健康的药材,与日常的饮茶习惯结合在一起。
聚焦非遗保护热点,探索新路径
浙江作为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双试点省份,以两个试点任务为核心,在全省范围开展了“非遗助力共富”试点县(市、区)工作,指导和支持各地先行先试,成效显著。
截至2023年5月,全省已建成省级非遗工坊87家,市级非遗工坊131家,县级非遗工坊841家,各级非遗工坊销售额53.1亿元,培训各类人员近2万人,吸纳就业人数16.37万人,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552.7万人。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委评选公布66家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浙江省“中泰竹笛”等4家工坊入选。
在试点实践中,知识产权保护、传统工艺创新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成为是核心问题,破题当前瓶颈也是非遗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次活动,安排了传统工艺创新发展与渠道建设课程,由抖音集团文创中心负责人授课,以实践探索从原材料改良到工艺创新、从设计创意到销售渠道,从用户需要到品牌建设,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实战指南。与省市场监管局紧密合作,邀请浙江省商标品牌专家顾问团资源专家,针对非遗与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授课,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剖析案例,并现场对当前非遗保护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召开《关于知识产权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讨论会,与省市场监管局职能处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探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路径。邀请开展具有丰富非遗游线经营实践的专家,共话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分享非遗游线实操心得,从商业视角厘清非遗项目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经营主体的作用以及如何回应当前游客新需求。
联合各大平台资源,共建新渠道
非遗传承与科技创新、商业渠道、宣传推广密不可分,如何在提升非遗社会能见度的同时,帮助非遗产品打开市场,进而增加传承人群的收入,市场主体的活力,是大家关注度讨论度最高的话题。浙江省非遗保护对此开展了有益探索。
渠道创新方面,今年3月,桐庐“新合索面”非遗工坊的“新合索面·盒马鲜生”(杭州解百店)首店开业,通过盒马新零售将非遗特色美食呈递到千家万户。还将通过“云探非遗工坊”的形式,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一起云游非遗工坊,宣传推介,线上展销。
技艺创新方面,“宋韵薪传”传统工艺工作站就丝蛋白技术、丝绸复古技术、“丝绸+”项目、国潮文创产品等丝绸具体方向的应用进行研发创新,引进ICOLOR数字化色彩管理系统,对108个工序节点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和标准化制定。
本次活动邀请了淘宝、抖音等平台参与合作共享,邀请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茶叶学会等高校和机构参与合作共创,将开启浙江非遗从着眼产品销售到生活方式推广、从传统产品呈现到非遗+万物的应用场景、从体验传统文化到参与构建文化传统,实现消费人群破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