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整洁环境美、设施完善服务好、积极向上氛围浓.....初夏,走进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幸福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湘东区下埠镇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乡村文明内涵,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党建引领激发“潜能”,注入乡风文明“源头活水”
该镇持续发挥“头雁效应”,由镇党委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重点抓统筹谋划;各村党组织作为第一责任人,担任实践站站长,重点抓好落实,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同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对全镇13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规范改造,全面对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构建集文明实践点、村级服务场所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此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用好用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将乡风文明纳入全镇党员教育重要内容,形成乡风文明党员先行的良好氛围,并且选树一批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文明乡风宣传员”,让党员干部成为传播乡风文明的主力军,以党风带民风。
强化基层治理“效能”,绘就乡风文明“美丽画卷”
为打造幸福美丽家园,提升农村治理水平,该镇实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构建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明确人员职责、监管区域,将各方力量凝聚到工作第一线,用心用情调处矛盾纠纷,积极回应合理诉求,实现“事情在网格中处理、问题在网格中解决”。同时以抓好普法强基工作为主线,常态化推进普法力度,将普法工作融入主题宣传教育、防范电信诈骗等各类活动中。2022年,该镇被评为平安江西建设示范乡镇。
在上下学高峰期,总能在各中小学、幼儿园的门口看见“平安护卫队”的身影,他们疏导着交通,守护着学生们的出行安全,让人流和车流有序通行;在节日到来之际,“红马甲”给空巢老人送去节日的慰问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这些都是下埠镇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的缩影。为切实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该镇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1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将路面脏乱差等问题解决后,村里的环境看起来舒爽多了。”近日,家住栗塘村的邬女士很满意村里的变化。这是下埠镇开展村容环境整治行动所带来的良好变化。此外,该镇还充分发挥“河长制”“林长制”作用,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真正实现路畅、水清、景美、人和。
释放移风易俗“动能”,破除乡风文明“思想藩篱”
为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下埠镇各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从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环节入手,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事宜。目前,全镇13个村都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并积极发挥村级“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大力破除陈规陋俗,理出乡风文明新风尚。
“我们不办升学宴!参加由村里举办的集体升学礼。”家住下埠镇胡家村的刘新建说。去年他的儿子刘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海南大学,刘航表示“比起升学宴,我认为这样不铺张浪费有仪式感的集体‘升学礼’更有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去年以来,胡家村共为15户高考家庭举办集体升学礼,节省资金22.5余万元,为推广移风易俗树新风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文化服务“智能”,筑牢文明乡风“精神根基”。
该镇牢固树立“文化民生”意识,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村文化设施。对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打造规划,与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联建,发挥其愉情养性功能,建设精神娱乐场所。
该镇坚持“政府搭台、百姓唱戏”,采取政策鼓励、团体示范、党员牵头、骨干培养等措施,引导群众自建文化团体和文化队伍。截至目前,该镇自建文化团体和文化队伍近20个、人员700多人。此外,还以“文化生活”为重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开展“广场舞比赛”“篮球比赛”“送戏下乡”等文体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增进邻里情谊。今年以来,该镇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余场,文明实践遍地开花,文明新风日益浓厚。(湘东区下埠镇魏建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