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古称蓝田,蓝田林良旻,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以明经中榜眼,官至秘书给事黄门侍郎,是玉环第一位进士。”在浙江台州玉环市楚门镇田岙村的文化小巷旁,一位母亲正和自己的孩子描述墙上的画面。
最近,这条文化小巷亮相,吸引许多居民前来打卡。
古铜雕像、青砖墙壁、飞檐翘角;路面变得平整,墙面光滑明亮;管网、路灯全面升级……漫步于“蓝田长廊”,古朴、雅致的风韵扑面而来,与旁边的小桥流水景色融为一体,古镇魅力尽显。
老街小巷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毛细血管”,是历史悠久的人文底蕴,更是一座城市独特的记忆与时光。
如何让老街小巷重新焕发生机,楚门镇近年来使出“绣花”的功夫,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在保护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让小巷提档升级,实现“逆生长”,通过把重点示范路段精品化,积极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各村社的文化小巷通过结合自身文化脉络、特色亮点、中心工作,将人居环境整治融入其中,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展现风采,宣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一面面美丽而又生动的文化墙和小雕塑等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玉环的魅力不仅在一条条不期而遇的街巷中,更在一座座步步皆景的花园式村庄中。
在沙门镇桐林村,处处可见三角梅的身影,村民喜笑颜开,将这春天的礼物迎回家中。桐林村以“桐林花开”三角梅赠花活动为契机,面向全村有户外种植条件的村民,免费发放500盆颜色各异的三角梅,借此调动广大村民装扮庭院的积极性。
该村还在打造林木溪步道、共富桃林、党建联建景观小品等亮点景观的基础上,围绕沿溪沿路“添红加绿”、村民庭院颜值提升、空中缆线整治净化、清洁卫生久久为功等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全村的洁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桐林村的美丽蝶变是沙门镇全力打造花园式村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沙门镇积极融入玉环建设“花园式港口城市”大目标,在全域范围内打造花园式村庄,描绘“家住花园里”的美好愿景。各村掀起了一场场“微改造”行动——空中蜘蛛网清除了、杂乱的空间变成了休憩的场所、墙角巷头新添了整齐的花花草草……小变化、小改造、小更新刷新着各村的颜值和品质,加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通讯员:冯巧伟 汪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