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那时,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命脉,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争相在中国投资设厂、筑路、开矿。
1895年-1914年间,西方列强共取得50项铁路的修筑权和贷款权。这种危机的状况,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路矿利权的得失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1903年起,全国各地爆发收回利权(铁路修筑权) 运动。为筹集资金收回被掠夺的京汉铁路主权,1908年,交通银行受命于危难之际,应运而生。当年12月,京汉铁路收回,交通银行完成最初成立的使命。
115年风雨兼程,从“筹款赎路”的使命到银行业改革先锋,交通银行作为百年民族金融品牌,走出了一条超越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更在新时期与数字人民币、地铁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不断践行为民初心。
从京汉铁路到杭州地铁数币支付,不解的交通之缘
随着“嘀”的清脆声响,时间跨越来到今天,杭州地铁、绍兴地铁16条线路,300多个车站、1.1万台闸机的的改造升级,在交通银行的助力下完成,杭州、绍兴市民地铁出行新增数字人民币乘车码,一码贯通杭州、绍兴、海宁。
数字人民币乘车码采取“双离线展码过闸”技术,若出现突发情况,消费者手机和地铁闸机均处于离线无网状态,也可展码过闸乘地铁。简言之,只要手机有电就能支付,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出行体验。
自2022年3月全国第三批数字人民币在浙试点以来,交通银行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交通出行中的场景应用。
2022年12月底开始,乘客即可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在杭州地铁全线路所有自动售票机、客户服务中心完成扫码购票、退票或补票等支付场景,支持的银行除地铁数币乘车项目牵头改造的交通银行外,还有其他9家数币运营机构。本次数字人民币乘车码的上线,是前期数字人民币在地铁出行场景应用中的升级。
从京汉铁路到杭州地铁,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民族金融品牌,始终以人民为出发点,围绕人民日常需求进行场景研发、产品推广。
从发钞行到推进数币支付,首创数字人民币乘车码
1935年是南京国民政府实施金融垄断的一年,于11月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实行纸币政策,停止白银流通。作为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一路走来,交通银行从纸币支付到数字人民币支付,不断创新支付手段。
2022年4月,继浙江省内首笔通过数字人民币缴纳的电费在亚运场馆之一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诞生后,税费缴纳、大型医院场景、热门景点、贷款发放等场景不断应用突破。
“此次直接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展乘车码,主要是为了提升公众使用的便利性,毕竟交通出行场景是大家日常高频使用小额支付的场景。”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科技部负责人表示。
本次数字人民币乘车码旨在深度融合交通出行领域与数字人民币支付,发挥移动支付数字化能力,推动重要民生服务领域数字人民币场景业态建设,以创新突破的金融科技彰显数字化转型能力,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
自带改革创新基因,解锁更多数币便民新场景
据了解,此次数币乘车码项目同时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交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地铁共同建立该平台后,所有数字人民币的运营单位都能参与。
数币乘车码项目只是交通银行推动杭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进程中的“解锁”的场景之一。此前,数币发工资、发数币红包促销费.....该行通过与各级政府、企业端、商户端等深度携手,从便捷利民的角度,不断创新变革,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新突破。
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2023年浙江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要点》,在赛事侧,亚运会园区、竞赛场馆、官方接待饭店已经逐步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全覆盖;在城市侧,购物消费、特色文旅、健康医疗、交通出行等领域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建设中。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表示,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又是“金融基础设施”,继数币乘车码上线后,将以地铁出行为线,各个地铁站为点,结合周围商圈,进一步“解锁”数字人民币新场景,让市民更加感受数字金融带来的便利性,尤其在亚运之际,让五湖四海的来杭的朋友们能够一“码”乘地铁游杭州看亚运,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将进一步展现亚运风采、城市风采,并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