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丛故里萤光秀,点亮成都望平夜
为响应“奋力开创新时代旅游工作新局面”的精神,积极推进青神县旅游业高质量蓬勃发展,3月10日,由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青神县宣传部、青神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的2023 青神县旅游春季推介会,将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于成都市成华区望平街隆重举行。
届时,活动现场有精彩的舞蹈表演,在荧光棒的氛围烘托中,带你亲身体验神似萤火虫的光和影。青神传统竹文化融合于一场竹编服装表演走秀,完美展现青神当地的别样竹编风情,风姿卓越的艺术台步让人目不暇接。
此次推介会上,青神还将推出萤火虫之旅旅游线路,拟邀约数十家旅行社参与活动,向蓉城市民发放萤火虫文创产品以及青神萤火虫旅游攻略,为进一步拓展四川周边市场,提升青神在外客源市场的影响力保驾护航。
东坡初恋地,演绎竹里萤火的浪漫时光
青神净土,萤火浪漫。青神县生态本底优良,空气优良天数全年达340天以上,连续3年稳居眉山市第一。“蓝天、碧水、净土”引来了萤火虫栖息,共享绿色生态家园。青神县森林覆盖率达48.23%,2021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良好的生态滋养了全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萤火虫,小精灵用它的点点萤光点亮了青神得天独厚的生态底色。
近年以来,青神县政府持续整合本地优势,坚持生态优化发展方向,通过修建绿地公园、培育翠竹长廊等措施,不断推动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通过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配合高敏摄像机、无人机巡航等高新科技手段,建立了西南萤火虫研究和保护中心,划定了“赏萤区”和“保护区”。重点打造了竹里萤光馆,通过培育优良品种,实现四季观萤;通过灯光氛围营造,打造萤光夜市。又融入地方戏曲表演、汉服夜游、旗袍秀等多种元素,凝聚出极具特色的“萤火虫文化”。
在发展乡村夜经济的同时,青神县坚持走“小而精”的路线,萤火虫的“品牌性、差异性、唯一性”是乡村夜经济的发展方向。萤火虫带给青神的是挑战,亦是机遇,青神县依托萤火虫资源,通过光影互动,还原萤火虫生活环境,打造萤舞飞花、追光传奇、万物共生等科技体验之旅,让游客实现每年10个月和萤火虫亲密接触,感受竹林幽幽、萤光点点的浪漫之美。借力萤火虫,借力竹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萤光点点,照亮青神旅游的春天
青神县青神位于成都都市圈核心圈,隶属四川省眉山市。该县北接东坡区,南邻乐山,西望峨眉,东邻仁寿县,以崇祀蚕丛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有着蜀王“蚕丛故里”、“苏轼第二故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等诸多美誉。青神县文旅资源富集,既有自然风光,又兼具风土人情,集竹编文化、东坡文化、蚕丛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五大文化”于一体。
青神县不仅有丰富的萤火虫资源,中岩寺亦是青神的文化标签。“千年英雄”大文豪苏东坡,少年时曾在中岩负笈求学,并与恩师爱女王弗“唤鱼联姻”,“唤鱼池”因此得名。相传,“唤鱼池”在民间被叫做“打儿洞”,当地村民为求子,会将铜币投入水池边的崖洞里,很是灵验。
除了东坡的浪漫初恋地,“青神竹编”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5000多年前,青神县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家用。青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波拿教授称其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许多外国友人慕青神竹编之名而来,学习具有青神特色的竹编技术。
竹文化、萤火虫文化、中岩寺的浪漫爱情等文旅资源,强化了青神文旅标签,给青神县带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等你挖掘,亲自体验。青神县打造了周边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旅游线路,深度整合了全域文旅资源,实现了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推进文旅融合共兴。
浪漫有约,在青神与春天撞个满怀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这样一首诗:“银独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萤火虫是造物主赐给世界的精灵,而这精灵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想像和诗意。欢迎您在最佳观赏时间:3月10日至4月20日,来到青神县领略萤火虫之美。月色暗淡的夜晚,青神县萤火虫最好的时期。静静的夜,飞舞的浪漫,就是这样的情境,引领我们进入萤火虫的神秘世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