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过近7个月的调查,认定知网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并滥用该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同时要求知网围绕解除独家合作、减轻用户负担、加强内部合规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
知网方面的回应是“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并于当日公布了五个方面15条整改措施。相关信息发布后,广大网友的表态多数是表示认可,并相信知网整改。
在讨论罚款数额之外,对反垄断案件本身的剖析也引发了热议。作为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行业的首例反垄断案件,这一案件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知网整改,助推形成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知网被反垄断调查源于2022年上半年。2022年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里的《反垄断法》,指的其实是旧版《反垄断法》,对于知网案最终结果的判定也是依据于此。
根据旧版《反垄断法》,该案件处罚的依据是《反垄断法》下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具体而言,《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以及“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一般来说,处理垄断行为的策略通常有两种,即罚款和拆分。如果执法部门最终确定知网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结合其违法行为类型,可能涉及罚款之外的其他救济措施。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还有更为激进的观点主张对知网进行结构救济,即将知网从运营主体上市公司业务中剥离。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监管总局在作出处罚处理时,并没有选择结构性救济处罚措施,而是从罚款和要求知网“进行全面整改”角度入手,采取行为性救济措施。这无疑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行业良性发展环境的同时,也为企业争取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这一案例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监管的态度,即反垄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反对某家企业的发展,而是为了“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知网所处的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行业正在经历规范治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执法有助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和文化发展。
“知网案”的理想执法效果,应该是让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在中文学术文献相关资源配置中发挥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提升行业竞争水平。而知网的整改,可以说是此次反垄断案在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行业的关键成果之一。
根据整改公告,知网将采取解除独家合作协议、推进行业非独家合作模式等一系列必要措施,彻底整改与期刊、高校的合作。这让相关市场的竞争者均有公平触达版权资源的机会,并将市场竞争的焦点回归到创新服务水平、提高用户体验的理性轨道上来,对促进整个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化监管,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
对整改的高度关注,更是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实际诉求、痛点和主张。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峰在《具有标本意义的知网案,体现出了哪些中国反垄断的执法思路》一文中表示,知网案的判决,既有承前,体现了初步具备的执法思路和哲学,也有启后,进入了更积极回应现实诉求的常态化执法。
实际上,监管机构也通过此次反垄断案发出了强有力的市场合规建设信号。知网已经在整改方案中表态,将全面加强合规建设。行业内其他企业未来在面对存在较高反垄断法律责任的行为时,也会避免出现“前车之鉴”。
此外,处罚公告中提到“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其中“创新发展”也是我国整个反垄断体系发展的大方向。
2022年8月1日,新修订的《反垄断法》正式施行,对数字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发出警示,明确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通过数据、算法、技术和平台规则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同时在总则第一条中的“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后增设“鼓励创新”作为基本目标,丰富了我国反垄断立法目的体系。
在这一背景下,包括知网在内的所有处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学术文献数据库企业都将面临进一步的监管。对于知网这样的结案,新法生效后,企业将进入有法可依的新轨道,未来将更加注重反垄断风险防控,不断提升合规水平;对存量案件以及未来新增的行为,新版《反垄断法》也同样能实现有法可依的源头治理,以行业公平竞争推动不断创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用总局发布的原话来说,反垄断是为了“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推动企业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相信以知网整改为契机,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行业将在健康成长中迎来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