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找一个“能触摸历史、能亲手造非遗、能住进壮乡烟火里”的地方——
别再只盯着桂林阳朔啦!在桂西南的左江畔,藏着一个被《国家地理》悄悄安利的“宝藏小城”——宁明。这里有比敦煌更神秘的千年岩画,能亲手熬出壮乡甜味的非遗工坊,还有能眺望中越边境云海的“神仙打卡点”。
8年粤桂协作,让昔日的边陲村落蜕变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示范地。
粤桂协作“放大招”!八年让边陲乡村逆袭成诗画家园
当广东“真金白银”遇上广西“天生丽质”,宁明乡村上演了教科书级的“双向奔赴”!粤桂两地手拉手搞事情,不仅把泥巴路修成了“风景道”,让老房子变身“网红民宿”,更玩起了“非遗+旅游”“跨境+体验”的神仙操作——
珠连村农文旅“红出圈”:依托“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打造的“小红人营地”正式开营,营地配备热水器、卫生间、烧烤炉等设施,游客可在此露营、烧烤、品咖啡和茶,还能选购宁明土特产,这里成为融合乡村体验与消费的“壮乡网红打卡地”。

耀达村红糖“甜出圈”:引入“互联网+”思维,古法熬糖手艺摇身变“网红伴手礼”,村民笑着说“熬的是红糖,甜的是日子”。

如今的宁明乡村,文化“活”了、产业“火”了、村民腰包“鼓”了——这波协作,必须给满分!
这一次,我们不聊数据,只带你解锁“宁明式快乐”:看千年岩画“说话”、亲手熬非遗红糖、住进壮乡烟火里,准备好你的相机和好奇心,每一步都是“哇塞”现场!
第一站:珠连村——岩画文创里的壮乡童趣

走进珠连村的老木棉艺术村,满街的“小红人”会瞬间击中你——这些从花山岩画里“跳”出来的蹲式小人,戴着壮族银饰、举着红糖棒,是宁明最火的“行走的文化符号”。
第二站:耀达村——非遗红糖里的壮乡甜味

如果说珠连村是“岩画的活态博物馆”,那耀达村就是“壮乡甜味的生产车间”。这个2023年新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把传承多年的红糖手艺,变成了能“带回家的甜蜜”。在这里可以亲手体验古法红糖的熬制,临走时带上最有心意的伴手礼!
第三站:洪江村——八角之乡唤醒味蕾

*图是八角香鸡
在宁明的乡村画卷中,洪江村藏着一份“闻得到的惊喜”——这里不仅是“中国八角之乡”的核心产区,更以“八角林海+生态养殖”的独特组合,成为体验壮乡田园野趣的绝佳去处。
不止村落!宁明的“限定快乐”,每个都想N刷

宁明花山岩画:乘船游览明江两岸风光,看峭壁上赭红色岩画——戴羽冠的猎人、拉弓的武士、载歌的祭师,考古专家说“这是战国至东汉时期骆越先民的‘无字史诗’”,至今仍有许多谜团未解;

花山温泉谷:20多个露天汤池嵌在山林里,泡累了喝碗红糖姜茶,暖到脚趾头都在笑;

派阳山森林公园:走“树冠步道”穿越林海,阳光透过枝叶洒成碎金,深吸一口气,全是负氧离子的味道。
这个秋天,来宁明“慢”下来吧!
这里没有人山人海的商业化,只有千年岩画的厚重、非遗手艺的温度、壮乡村民的热情。你可以亲手造一份非遗、亲口尝一口甜、亲眼见一次“乡村振兴”的真实模样——宁明的乡村,不只是风景,更是能“玩进去、带出来、记心里”的旅行。
(陈莹 唐健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