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起,每年11月17日,全球各地以消除宫颈癌的标志性蓝绿色灯光点亮地标,以唤起大众对预防宫颈癌的认识,争取社会对消除宫颈癌的支持。2025年11月16日,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五周年活动在全国多个城市同步开展。本次活动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北京伍连德公益基金会、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深圳站作为南方主会场由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深圳市女医师协会联合承办。今年的活动主题“即刻行动:消除宫颈癌”。
深圳会场与北京全国主会场实现实时连线,共同开展了一场聚焦宫颈癌防治的专题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胡海燕主任医师主持,吴波书记致辞,刘剀主任医师、樊静洁主任医师、汤红平主任医师、果思伽主管检验师,深圳市疾控免疫规划所刘刚所长等五十多名专家共同参与,围绕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策略,分别从病因预防、宫颈癌筛查、早诊早治三个层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HPV疫苗接种、HPV检测新方向、宫颈病变的AI辅助病理诊断、宫颈无创性治疗技术,为推动宫颈癌防治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参考。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参与研究与应用多项宫颈癌防治前沿医疗技术,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阴道镜辅助诊断系统以及人工智能宫颈细胞学诊断技术。这些创新技术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算法,对阴道镜图像和宫颈细胞涂片进行高精度、自动化的分析与判读,有效辅助医生识别早期宫颈病变与宫颈细胞学变化,显著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效率与诊断准确性。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可以优化诊疗流程,减轻医生工作强度,也为提升深圳地区宫颈疾病的防治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胡海燕主任医师在活动总结中指出:“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是阻断宫颈癌发生的关键环节。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专科长期致力于女性宫颈健康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已系统开展多样化、规范的宫颈病变诊疗技术。近年来,无创治疗技术在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管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既能有效清除病变组织,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技术既有助于推动宫颈癌消除目标的实现,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女性的生育健康。”
深圳市女医师协会通过“百场公益科普进校园/工厂”活动,动员社区、企业、学校等多方力量,提升公众对 HPV、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鼓励女性主动参与筛查和接种。
深圳在消除宫颈癌行动中持续发力,构建起覆盖筛查、疫苗接种、诊疗和随访的全链条防治体系。积极推动HPV疫苗接种项目向适龄女性普及,并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高危人群精准筛查与健康管理。同时,深圳还加强医防融合、分级诊疗,通过社区宣传和数字化工具提升公众主动防控意识,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宫颈癌防治新模式,努力为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贡献具有示范意义的“深圳智慧”与“深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