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维视艾康特正式推出艾康菲®Smart角膜塑形镜(成人版)与艾康菲®Lite硬性巩膜接触镜。两款新品分别面向成人中低度与高度屈光不正人群,提供精准视力矫正方案。艾康菲®Smart角膜塑形镜专为成人设计,采用ACT独创设计与切线配适区技术,通过夜间配戴实现白天持久的裸眼清晰视力,满足成人群体“无镜生活”需求。艾康菲®Lite硬性巩膜接触镜则融合四区个性化设计与精准矢高验配理念,有效解决高度屈光不正患者矫正精度不足、舒适度差的痛点,实现稳定安全的高质量视觉矫正。维视艾康特同步推出体系化培训课程,赋能合作机构提升验配效率与服务水平,推动个性化视觉方案精准触达不同需求的患者。

当前,视光行业正迈向精准化、细分化发展的新阶段,不同屈光不正人群的需求差异日益显著。在成人视力矫正领域,“无镜自由”已成为与生活便捷、个人形象紧密相关的核心诉求,推动矫正方案在安全性、舒适度与场景适配性等方面持续升级。而在高度屈光不正领域,传统方案长期面临技术门槛高、适配范围有限、服务能力不足等挑战,亟需能在光学精度、配戴体验与验配效率上实现突破的创新产品。维视艾康特此次同步推出两款新品,正是基于对不同人群视觉健康需求的深入洞察,以精细化的产品布局为构建更完善的眼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支撑。
聚焦低度屈光矫正需求,实现多元场景无镜自由
对于存在中低度屈光不正的成人群体,主流的视力矫正方案虽能解决基础问题,但在应对多元化生活场景时仍显局限。框架眼镜不仅压鼻梁、影响形象,还会在运动或温差导致镜片起雾时带来不便;传统隐形眼镜长期配戴易引发眼干与异物感;屈光手术则具有不可逆性与潜在风险。因此,越来越多患者期待一种能兼顾“白天无镜”便捷性与“过程可逆”安全性的视力矫正方式。

正是立足这一需求,艾康菲®Smart角膜塑形镜(成人版)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该产品集设计创新、安全舒适与视觉卓越优势于一体,夜间配戴即可在白天获得持久清晰的裸眼视力。其采用全新ACT集成设计,通过三区独立调控实现与成人角膜形态的精准匹配;独特的切线配适区设计不仅促进泪液交换,减少角膜点染风险,更通过贴合角膜形态提升定位稳定性,在安全性、包容性与舒适度方面表现优异,即使泪液质量偏低的患者也能安心使用。临床试验显示,其角膜点染发生率较传统设计降低约2%[1]。在保证安全舒适的同时,艾康菲®Smart角膜塑形镜在设计上通过6.0毫米大光学区与非球面个性化基弧,带来更清晰的视觉体验。

艾康菲®Smart角膜塑形镜(成人版)
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面临近视与老花双重困扰的初老人群,艾康菲®Smart角膜塑形镜(成人版)均能帮助患者摆脱眼镜依赖,在各个生活场景中享受无镜的视觉自由。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验配环节融合AI智能系统与精简试戴片体系,能够高效协助验光师确定个性化参数,缩短验配时间,为患者带来更智能、更高效的全流程体验。
破解高度屈光矫正难题,重塑高清视觉体验
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在视力矫正中面临更为复杂的困境。此类患者往往伴随更高的眼底病变隐患,导致其对屈光手术持更谨慎的态度,因此大多需依赖眼镜矫正视力;而一旦脱离眼镜,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受到极大影响,他们对于安全可靠、视觉稳定的矫正手段需求迫切。
维视艾康特于2023年8月推出首款国产自主研发的艾康菲®巩膜镜,成功解决圆锥角膜、角膜损伤等不规则角膜散光人群的视力矫正问题。在临床应用中,巩膜镜产品在矫正高度屈光不正方面具备显著潜力,艾康菲®Lite硬性巩膜接触镜,以此回应更广泛的屈光不正矫正诉求。该产品以四区个性化设计精准匹配角巩膜形态,通过均匀稳定的镜下泪液填充,形成新的光学界面,帮助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及高度远视患者实现稳定、清晰的光学矫正。

艾康菲®Lite硬性巩膜接触镜
临床数据显示,使用该产品的屈光不正患者1周戴镜有效率100%[2],不规则散光患者戴镜1月视力提升2行及以上比例100%[3]。在配戴体验方面,镜片与角膜之间形成的泪液间隙层可持续滋润眼表、配合均匀分散的承压设计,显著降低角膜压迫与损伤风险,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确保配戴舒适度。
在临床服务能力方面,该产品凭借四区独立矢高调节技术,可覆盖-25.00D至+25.00D的屈光不正患者,有效拓宽了服务人群范围。维视艾康特同步配套试戴片套装、小艾订参APP及微晓·望舒眼前节OCT等配套工具,结合专业教育、技术培训与售后保障,构建了完整的服务体系,助力合作机构降低验配门槛,提升服务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此次两款新品的同步发布,不仅体现了维视艾康特在视光领域从产品供给到体系构建的战略布局,更展现出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未来,随着技术持续创新与服务模式不断升级,维视艾康特将携手行业伙伴共建更完善、包容的视觉健康生态,助力不同屈光需求人群拥抱清晰、舒适的高品质视觉生活。
[1] 2020年12月8日至2022年6月18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组长单位)开展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以角膜上皮点染、干眼等为观察指标,试验组(艾康菲角膜塑形镜,n=143)角膜上皮点染发生率 5.59%、干眼发生率 1.40%,较对照组(传统 VST 设计,n=146)的 7.53%、4.11% 分别低 2% 左右;两组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及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等专科检查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均 > 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2] 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3月3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联合开展,姜珺、周行涛团队协调研究的“评价硬性巩膜接触镜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针对屈光不正患者,以1周戴镜有效率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试验组1周戴镜有效率达100%;试验组接触镜矫正视力各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3] 2021年6月30 日至2022年6月10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联合开展,姜珺、周行涛团队协调研究的“评价硬性巩膜接触镜用于矫正角膜不规则散光的前瞻性、多中心、单组目标值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规则散光患者,以配戴1个月的戴镜有效率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戴镜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提升2行及以上的比例为100%;次要指标中,各时间点硬性巩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范围为4.90±0.13~4.91±0.13,视力稳定且维持在较高水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