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热爱,是跨越山海的奔赴;有一种力量,是不问归期的坚守。当我们走出方寸天地,将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便会发现,微小的善意也能汇聚成照亮他人的璀璨星光。在资助育人的温暖征程中,师范学院始终坚信,资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扶持,更是精神上的滋养,是引导学生回馈社会、传递爱心的成长契机。
秋雨连绵,叠翠流金。10月12日早上,师范学院获奖受助学生及志愿者们积极投身“金晖助老暖德善 中安志愿在行动”志愿活动。他们带着感恩之心,以细致的执行力保障活动流程,用暖心的服务传递志愿温度,让青春与志愿精神在寒风中熠熠生辉,书写着资助育人带来的动人篇章。
守护“德善厨房”,以行动诠释感恩
“德善厨房”是社区的“公益食堂”,每到饭点,这里总是热闹非凡,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志愿者们早早到岗,化身“秩序守护者”。他们主动收拾餐桌,清洗碗筷,擦拭灶台,清理地面油污,修缮油烟机,将厨房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净整洁。从“杂乱”到“整洁”,从“匆忙”到“有序”,志愿者们用耐心和细致,让“德善厨房”不仅暖胃,更暖心。
这些学生深知,自己能够安心求学,离不开社会的关爱与资助。如今,他们以实际行动回馈这份善意,在“德善厨房”的忙碌中,体会着付出与奉献的快乐,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力。每一次弯腰清扫,都让“德善厨房”的烟火气多一份洁净;每一次耐心引导,都让暖心食堂的秩序多一份从容。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会了生活技能,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化身街头“归位师”,用奉献传递温暖
走在社区的街道上,总能看到散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不仅影响市容,还阻碍通行。志愿者们化身“单车归位师”,开启街头整理行动。他们顶着秋雨和寒风,将随意停放的单车一一扶起,整齐摆放在指定停车区域,对倒地、歪斜的单车进行调试,将占用盲道、人行道的单车移至合规位置,还街道一份清爽与畅通。
当杂乱的单车变成整齐的“队列”,当通行道路变得宽敞顺畅,这份小小的改变,正是志愿力量最直观的模样。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是为社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更是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在寒风中坚守,用双手传递温暖,用行动践行责任,让志愿精神在街头巷尾绽放光芒。
资助育人结硕果,微光汇聚成星河
这场志愿活动,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藏着最质朴的善意与坚守。师范学院获奖受助学生及志愿者们用双手传递温暖,用行动践行责任,每一次付出都是对资助育人的生动诠释。他们从受助者转变为奉献者,在公益实践中不断成长,实现了从“被爱”到“爱人”的转变。
师范学院注重从资助到育人的正向培养,积极动员获奖受助学生参与公益实践。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资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回馈社会。此次志愿者活动不仅传递了温暖与善意,更凝聚了社会公益力量。微光虽小,可聚星河;善意虽微,可暖人心。
未来,师范学院学子将继续以志愿之名,坚守初心,传递温暖。他们将带着资助给予的力量,用更多微小的行动,为社区、为城市绘就更加明亮的温暖底色,让志愿之花绽放在更多角落,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温暖力量。在资助育人的道路上,师范学院将不断探索创新,培养出更多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