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便到了立冬,民间素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在追求自然与健康的今天,传统膏方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明珠,正为现代人的健康注入新的活力。
膏方,又称“膏滋”,是中医传统剂型之一,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中的一种。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膏”的记载。
膏方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以数十味药材反复煎煮,去渣取汁,再经蒸发浓缩,最后调入胶、糖等配料,制成半固体状制剂。


俗话说, “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药房”,意指膏方的制作是否能到位。
药材浸泡充分渗透,药材煎煮充分煎透,药液沉淀要清透,杂质过滤要滤净,浓缩文火熬煮防结焦,收膏滴水既成珠,流程工序,道行深厚,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也。
一料好的膏方,色如琥珀,光泽莹润,质地细腻,入口甘饴。
然而,膏方的精髓在于“一人一方”。
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辨识求诊者的体质虚实与气血盛衰,从而开具相应的膏方。
除了体质辨识,中医师还会结合求诊者的既往病史、当前症状、年龄职业乃至生活环境,综合拟方。
呼吸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脾胃疾病

肝肾疾病

骨伤疾病

妇科疾病

儿科疾病

文章仅用于大众健康知识普及,不做诊疗,读者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自行处置。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