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随着“乙酰基酪氨酰环D-谷氨酰三肽-110酰胺”在国家药监局官网完成备案,敷尔佳成功备案了近年来第五款化妆品新原料。而这距离其7月份备案的“阿魏酰三肽-129酰胺”仅过去三个月。
短短一年间,敷尔佳以平均每几个月就有一款新原料备案的速度,展示出其日益强劲的研发动能。
据了解,敷尔佳已备案的五款新原料覆盖行业多个细分赛道,形成了协同增效的技术矩阵。从时间轴上看,2023年,敷尔佳完成了“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备案,这是一种关键性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前体物质,其主要功能由NAD+体现,参与许多关键过程,包括能量代谢,基因表达和DNA修复。β-烟酰胺单核苷酸能够提升体内NAD+的含量,调节昼夜节律,提高皮肤防御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在市场上享有“不老药”的美誉。
2024年,敷尔佳备案两款新原料,其中“苦参碱水杨酸盐”通过超分子技术将苦参碱与水杨酸形成稳定结构,解决了传统成分渗透率差的痛点;同年备案的“乙酰姜黄酮”则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成分,属于姜科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保护DNA免受紫外线伤害的多重功效。
2025年,敷尔佳的新原料研发进入加速期。7月7日,“阿魏酰三肽-129酰胺”完成备案,阿魏酰三肽-129酰胺具有收紧(紧致)皮肤和皮肤保护(舒缓、修护)的作用,可作为收敛剂和皮肤保护剂使用;10月10日,“乙酰基酪氨酰环D-谷氨酰三肽-110酰胺”成功备案,该原料能够降低皮肤对外界刺激的过度应激反应,进而实现对受损皮肤的有效舒缓和修护,这标志着敷尔佳已在功能性肽类成分上形成持续迭代的能力。
敷尔佳能够在新原料领域高速推进,得益于其构建的内外协同研发体系。
在研发模式上,敷尔佳以市场及临床需求为导向,结合自有研发团队与外部科研院所资源,搭建了完整、规范的研发体系。产学研合作成为敷尔佳突破原料“卡脖子”难题的关键路径。据了解,敷尔佳已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
这些合作内容包括超分子材料研发、新型植物提取物研究、产品工艺及配方升级等,并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在终端的转化。
为进一步强化研发实力,敷尔佳通过换股收购哈三联的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业务,扩大了自有研发团队的规模与专业度。同时,敷尔佳在哈尔滨投资建设 “北方美谷”生产基地,涵盖研发、生产、仓储全链条,掌握了相关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生产主动权。
敷尔佳的创新布局,体现了品牌长期主义思维,这在其研发版图中可见一斑。
截至2025年8月,敷尔佳累计获批专利25项(发明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累计参与定制护肤品国家标准及团体标准21项,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个,普通化妆品备案42个,特殊化妆品注册4个。
在医疗器械领域,敷尔佳也有突破性进展。2025年6月,公司在研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通过伦理审查,并在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成临床试验备案。该产品为国内首例采用双腔固液分离式的Ⅲ类无菌医疗器械,用于激光、光子术后创面修复辅助治疗和敏感性皮肤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损伤修复。
这一产品布局对敷尔佳开拓销售市场、丰富产品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五款新原料的连续备案,是敷尔佳自身研发实力的体现,也是国货美妆行业从“成分内卷”向“精准创新”战略转型的一个缩影。
在消费者日益理性、对产品“硬核”科技力诉求高涨的今天,敷尔佳以实实在在的自主原料研发成果证明:中国品牌不仅能敏锐捕捉市场潮流,同时能以扎实的科研投入,在基础研究与核心原料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掌握定义未来产品趋势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