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2025年绿城“种春风”“踢球去”两大公益活动在西北沙漠凛冽的寒风中圆满收官。

当甘肃民勤的梭梭苗在公益联动中获得新的生长意义,当社区球场的欢呼声因跨界玩法焕发新活力,当人居空间从 “满足居住” 升级为 “引领生活”—— 绿城用 11 年公益实践与 30 年产品深耕,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轨迹:创新,从来不是绿城的 “选择题”,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基因密码”。
从 “踢球去” 社区足球赛自杭州一隅走向全国 20 余城,到 “种春风” 从单一治沙升级为 “生态 + 助农 + 助学” 多维公益;从桂花系开启人居精致时代,到 “好房子” 六大标准定义行业新高度,绿城的每一次突破,都源于创新基因的持续驱动。
这种基因,让公益不止于 “做善事”,让产品不止于 “造房子”,更让 “美好生活” 的理念在时代变迁中始终鲜活。
公益双品牌 11 年
创新让善意持续生长
2015 年,绿城 “踢球去” 与 “种春风” 同时启程,彼时的它们,还只是公益领域的 “新芽”:前者开始于杭州桃源小镇一场社区足球赛,后者是民勤沙漠一次单纯的植树行动。11 年后,这两株 “新芽” 成长为枝繁叶茂的 “公益大树”,核心动力正是持续不断的创新。

“踢球去” 的创新,是 “打破边界” 的进化。最初,赛事仅聚焦 “踢球” 本身,绿城却很快意识到:社区足球的核心是 “连接人与生活”。于是,创新接踵而至:第二届引入 “球星卡” 机制,让业余球员与全运会职业球员组队,打破 “业余与职业” 的壁垒;第三届促成 “业余男足 VS 杭州女足”,打破 “性别竞技” 的界限;第四届走出杭州新增宁波赛区,打破 “地域” 的限制。更具突破性的是第六届,“踢球去” 与 “种春风” 首次联动,提出 “进球换梭梭”,让绿茵场上的每一次欢呼都转化为沙漠里的一抹绿色,打破 “公益与运动” 的割裂。
此后,创新从未停步:第七届推出专属定制足球,让赛事有了 “专属标识”;第八届上线同名线上小游戏,让足球快乐从线下延伸至云端;第十届打造专属主题曲与 “足坛十大庆祝动作” 编创的庆祝舞,让 “运动 + 文化” 碰撞出新火花。

11 年间,“踢球去” 从单一赛事升级为 “赛事 + 公益 + 文化 + 线上” 的生活生态,累计吸引超 1.8 万名球员参与,成为社区足球的 “中国样板”—— 创新,让足球的快乐有了更丰富的表达,也让公益的触角延伸至更多场景。
“种春风” 的创新,是 “拓展维度” 的升级。从一开始,绿城便不满足于 “种完树就走”,而是思考 “如何让治沙更有长效”。
2018 年,“种春风” 首次加入助农义卖环节,将民勤蜜瓜、枸杞等特产与治沙绑定,让老乡在守护绿洲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创新 “治沙 + 富民” 模式;2020 年,推出 “绿色倡议” 线上活动,通过业主打卡环保行为兑换梭梭种植资格,打破 “公益仅靠企业” 的局限,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2025 年,“种春风” 与 “踢球去” 深度合体,在民勤举办南北足球公益赛,还走进当地学校开展联谊与助学捐赠,将 “生态公益” 拓展至 “运动公益”“助学公益”,让善意从 “种下绿色” 延伸至 “传递快乐”“助力成长”。11 年累计种植超 16 万株梭梭、形成超 2400 亩 “绿城林” 的背后,是创新让公益从 “单点发力” 变为 “多维联动”,让每一份善意都能持续产生价值。
产品 30 年迭代
创新让人居持续进化
如果说公益的创新是 “让善意更有温度”,那么产品的创新,便是 “让生活更有品质”。
30 年来,绿城的产品发展史,就是一部 “以创新回应人居需求” 的进化史 —— 从行业粗放期的 “精致突围”,到改善时代的 “标准引领”,创新基因贯穿始终。

绿城上个世纪末起步的10年,以 “反粗放” 创新开启精致人居。彼时,房地产行业普遍追求 “高周转、高容积率”,绿城却逆势推出桂花系,以 1.5 以下的容积率、多层电梯洋房设计,打破 “高层 = 高端” 的认知;更在社区内设置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区,率先思考 “房子之外的生活”,这种 “不随大流、专注精致” 的创新,为行业树立了 “人居标杆”,也让绿城 “产品主义” 的标签深入人心。
世纪初的10年,绿城以 “体系化” 创新构建产品矩阵。面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绿城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而是通过创新形成 “差异化产品系”:玫瑰园系以 “法式庄园” 风格创新高端住宅审美,其石材选用、庭院设计达到当时行业顶尖;诚园系则以 “城市核心区精致生活” 为定位,在户型上创新 “动静分区、南北通透” 设计,精准匹配改善家庭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绿城创新构建 “园区服务体系”,将健康管理、文化教育等服务融入社区,让 “好房子” 有了 “好服务” 的支撑,实现从 “造房子” 到 “造生活” 的跨越。
近10年,绿城以 “全维度” 创新定义 “好房子” 标准。随着改善时代到来,绿城的创新从 “单点突破” 转向 “系统升级”:

规划上,创新 “开放社区” 理念,杭州芝澜月华退让红线打造架空伞状空间,让社区与城市有机融合;义乌凤起潮鸣将市政道路改造为 “桂花内街”,用 80 余年树龄的古树激活社区活力,打破 “封闭社区” 的传统模式。

户型上,创新 “无界设计”,天津水西云庐 300㎡户型实现 270° 无柱景观视野,义乌凤起潮鸣打造 “L 型转角阳台 + 中央岛”,让高层住宅拥有 “别墅级” 体验;“800 库”“主卧小家化” 等设计,更是精准解决收纳、私密空间等痛点。

配套上,创新 “全龄化” 场景,凤起系 4000㎡会所配置恒温泳池、保龄球室,地库引入 “玄关 + 光厅” 设计,“139” 归家体系中的 “中央车站” 整合落客区与快递中心,让生活更便捷。
2024 年,绿城更是创新发布行业首个企业 “好房子” 标准,以 “高颜值、极贤惠、最聪明、房低碳、全周期、人健康” 六大主张,将产品创新从 “经验驱动” 升级为 “标准驱动”,引领行业进入 “好房子时代”。
创新基因
驱动绿城走向更远
从公益双品牌的 11 年进化,到产品 30 年的迭代升级,绿城的每一次创新,都不是 “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源于对 “人” 的深刻理解 —— 理解社区居民对快乐的需求,所以让 “踢球去” 不断解锁新玩法;理解沙漠老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让 “种春风” 拓展公益维度;理解业主对人居品质的追求,所以让产品持续突破边界。

这种 “以用户为中心” 的创新基因,让绿城在公益领域走出了 “可持续的善意模式”,在产品领域树立了 “可复制的品质标杆”。
未来,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绿城的创新基因还将持续激活 —— 让公益有更多新形态,让产品有更多新可能,让 “美好生活” 的理念在创新中不断落地生根,成为行业发展的 “常青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