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颗源自上海老弄堂的生煎包,在马来西亚的街头煎出香气,它就不再只是点心本身,而是一段跨越文化、跨越城市、跨越口味认知的品牌故事。
“上海弄堂”,这个名字带着浓浓的地域气息,却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发展成一家本地人愿意排队、外州人愿意驱车前来的中式点心品牌。过去20年,品牌靠着不变的坚持与慢火的工艺,累计售出超过1000万颗生煎包,成为马来西亚中式点心市场不可忽视的存在。
品牌创办人梅姐来自上海,出身中式点心世家。从小在厨房耳濡目染的她,将祖传的生煎包配方带入马来西亚,并拒绝任何形式的工业标准化。她坚持每日手工制作、现场现煎,不使用冷冻馅料、不预制、不外包。她相信,点心是靠“做”出来的,不是“组装”出来的。
“上海弄堂”的生煎包采用自然发酵面团,搭配自熬高汤与新鲜猪肉馅料。铁锅慢煎,外皮焦香、内馅多汁,汤汁与面香交织成丰富层次。它既有老上海的地道口感,又以稳定品质赢得本地食客的认可。
品牌第一家门店落脚于吉隆坡,开业初期没有广告,也不请网红,只靠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上海弄堂”很快在当地形成固定顾客群。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品牌逐步拓展至雪兰莪等地,门店数量虽不多,却家家稳定。
如今,“上海弄堂”已成为本地探店清单上的熟面孔。不仅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顾客自发推荐的视频与文章,门店的复购率也远超同类品牌。在没有任何促销、团购、外卖平台补贴的情况下,能维持这样的经营成绩,本身就是产品力与品牌力的体现。
除了生煎包,“上海弄堂”也持续开发烧卖、小笼包、萝卜糕等传统中式点心,全部由门店团队每日新鲜手工制作,延续“食材真实、风味纯正”的原则。
许多人说,上海弄堂带来的,不只是生煎包,更是一种关于“坚持”的品牌信仰。在快节奏、重流量的商业环境中,它用慢工细活煎出属于自己的节奏,赢得信任,也赢得市场。
20年,1000万颗生煎包,是数据,也是一份沉淀。它证明了真正的好味道,不怕时间,也不靠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