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国内外航运领域的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该共同体由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牵头发起,联合华论智库(华论智库科学研究院)、玉泉智库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200余家国内国际港台船东、行业协会、产业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致力于打造实体化运行平台,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智能转型提供关键助力。
在全球航运业面临深刻变革的当下,新能源船舶普及、智能航行技术突破和航运大数据应用等挑战接踵而至,跨领域协作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正是顺应这一时代需求,以创新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政-产-学-研-训-赛-孵-创-就-投”十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云服务生态系统。其中,山东海运将自身在LNG动力船舶运营、智能航运管理等实战领域的经验与资源融入教学实践;上海海事大学凭借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学科优势,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则依托大规模人才培养能力和丰富的培训资质,牵头人才标准制定与实训体系建设。
联合国协会全球大使、世界创新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国际知名技术经济专家李峻锡以贺信的方式向活动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在贺信中指出,绿色智能航运是未来航运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产教融合是培养适应行业变革人才的关键路径。此次共同体的成立,为航运业解决人才与技术瓶颈提供了创新平台,意义深远。他还表示,将持续关注共同体的发展,并通过华论智库、玉泉智库等机构,在国际交流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共同体在全球航运业绿色智能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此外,华论智库副秘书长洪烨、陈凌峰参与大会全程,为大会的顺利进行积极助力,参会代表们在现场与各方深入交流,分享前沿理念和经验。
活动当天,大会审议通过了《共同体章程》,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合作框架。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分别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科大讯飞有限公司、武汉河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重大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共同体进入实体化运作新阶段。同时,会议聚焦行业前沿,围绕智能船舶监管、绿色甲醇混合动力船舶技术研究、AI赋能安全管理等热点话题,邀请OSM THOME船管公司、挪威船级社(DNV)、上海海事大学、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上海功承瀛泰律师事务所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和院校的专家作主题报告,为共同体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建华在会上表示,将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鼓励校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资源共享,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福建海事局副局长王华明也指出,海事局将全力支持共同体建设,推动监管要求与人才建设、行业标准紧密衔接,助力我国航运标准走向国际舞台。 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是航运业产教融合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李峻锡等国际专家的关注与支持下,未来有望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智能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启航运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