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留学回国人才作为知识溢出与国际资源连接的关键群体,其政策体验与获得感,直接关系到“留学—归国—扎根—再创新”全链条的良性运转。基于对上海市海归人才支持政策落实情况的系统调研,现提出以下四方面关键建议,推动政策从“顶层设计”到“精准落地”全面升级:
一是优化政策顶层设计,提升资源统筹能力。针对当前政策信息碎片化、获取难度较大的痛点,建议上海建立“市级通兑基础包+各区特色叠加包”的双层支持体系。市级层面设立统一标准的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等基础保障,各区则可依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推出特色化、叠加式激励包,实现从“碎片化”到一体化、精准化的政策升级。
二是将海归中坚人才计划纳入现有政策体系。为提升30~45岁海归中坚力量的政策满意度,上海可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留学回国中坚人才计划”,扭转以往“重高端、轻中坚”的政策倾向。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人才精准画像与标签化管理,明确政策实施范围与规模,建立动态管理和监督机制,助力中坚人才稳步发展。
三是扩大政策惠及面,支持新兴就业形态。明确将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等新兴就业群体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完善其在社保接续、技能提升、创业孵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建立多维度人才分类标准,设计差异化“政策工具包”,实现政策资源的精准匹配与高效滴灌。
四是优化线上线下政策服务,确保政策可感可及。依托“随申办”平台构建“上海留学回国人才码”,集成租房补贴、子女教育、创业支持、科研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入口,实现政策精准推送、“一码即享”。强化与重点企业HR、孵化器、海归社团的合作机制,使其成为政策宣传的关键节点,彻底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
通过以上举措,上海将有望系统破解海归人才在政策获取、中坚群体支持、就业形态覆盖和服务体验等方面的结构性堵点,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和可及性。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留学回国人才的归属感和创新活力,也将强化上海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持续动力。(作者单位:零点有数。此文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SORSA智库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