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会,男,生于1909年,山西省阳城县李圪塔村苇元自然庄人,牺盟会员,1941年夏在反扫荡中为掩护乡亲们转移被日寇枪杀,壮烈牺牲。
1937年,日寇的铁蹄在华北大地肆意践踏,在阳城县积极开展敌后斗争的共产党人聂真、张健民、李保元、刘文敏等活跃在沁水、垣曲、阳城一带,以柴福会开设的染坊作掩护,建立兵站、护送我党我军高级干部、播撒革命种子,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正是在这期间,为人乐善好施、性格刚毅果敢的柴福会在张健民等共产党员的行为感召和引导下,毅然决然加入了抗日救亡先锋队——牺盟会,成为牺盟会阳城县柴圪塔区的的实际负责人,人称“八路村长”。
加入牺盟会的柴福会,将自己染浆好的布匹无偿提供给八路军作军需品,利用自己良好的人脉关系在乡亲中积极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发展会员。以染布坊为联络站,为八路军及游击队做军服、纳军鞋,筹集物资、传递情报、转移伤员,对以历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41年初夏的一天,得知日寇要对次滩河一带进行大规模扫荡的消息后,柴福会迅速带领柴圪塔区和黄岭庙区的牺盟会员,组织各村各庄的老百姓快速撤离到就近的山洞中、密林里。安置好乡亲们后,柴福会组织村民自卫队与日本鬼子在山沟里捉开迷藏,与敌人巧妙周旋,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保护了乡亲们的安全。最终,恼羞成怒的鬼子在牺盟会叛徒的带领下,到达苇园村西面一座叫西坡上的柏山漏龛内,抓捕了柴福会及部分村民自卫队员,敌人费尽心机、耍尽手段,企图让柴福会说出张健民等共产党员和抗日队伍的下落。面对豺狼般的敌人,柴福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出牺盟会员的英雄气概,自始至终没有说出共产党员和抗日队伍一个字,残无人性的日寇眼见没什么希望,便残忍地对他下了毒手,年仅32岁的柴福会含恨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临终前,他用手指蘸着自己的鲜血,在龛内一块石板上写下了“XXX领鬼子兵杀我”的血书,将叛徒叛变的信息巧妙地传递给了八路军、牺盟会和抗日武装组织,使组织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柴福会牺牲后,乡亲们含泪为他装棺入殓,鸣炮诵经,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次滩河一带一度盛传着他的美名,他英勇抗日的壮举激励着他的子侄及村里的后生柴献清、孔繁真、孔繁民、李张瑞、吴保水等人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那块带血的石板也被柴福会儿子柴献瑞保存数年,见证了日寇对我中华侵略、践踏的真实历史。
(申资香、王龙富、柴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