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客户为何热捧香港保险?配置优质境外资产,分散潜在风险
内地访客排队买香港保险,并非一时兴起的风潮,其背后首先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每一环都精准契合了当下人们的资产配置需求。
从“天时”角度看,近几年内地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如坐滑梯似的一路走低,而海外市场利率相对稳健,加之全球经济环境变数增多,这让很多人意识到:单一依赖境内资产难以抵御低利率带来的财富“缩水”风险,也无法对冲单一货币波动影响。主动配置境外资产,寻找更稳健的回报途径,成为不少人的理性选择,这为香港保险提供了需求土壤。
再看“地利”,香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国际金融枢纽,有着投资自由、监管到位的香港保险市场,天然是内地居民参与境外投资的可靠“入口”。一方面,香港是有名的自由港,资本可自由流动,使得香港保险公司在投资时可放开手脚,突破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跨市场、跨地域、跨周期配置资产,投资灵活性和收益空间远大于单一市场;
另一方面,香港保险市场发展近200年,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成熟监管体系,从对保司的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偿付能力等方面均有严格标准,能切实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消除了人们对境外投资的“安全顾虑”。就像近期在港险市场表现突出的万通保险,其2024年偿付能力充足率超240%,远超监管最低要求的100%,且始终严格遵循香港保监局的信息披露规则,定期公开旗下产品的分红实现率,综合下来看,近十年储蓄型产品平均分红实现率达105%,终身年金系列产品近20年的年金派息率从未低于 4%,用实打实的合规表现和数据透明,印证了香港保险市场监管体系下的可靠保障。
最后是“人和”方面,香港保险市场的成熟生态,让需求能被高效满足。目前香港保险密度保持亚洲首位,仅获授权的香港保险公司就有160家左右,其中包括万通保险、保诚保险、友邦保险等一众实力派选手。在高度开放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创新产品,覆盖避险、投资、养老等多元需求,既能提供稳定的保障,也能匹配不同人群的资产增值诉求,自然吸引了大量内地访客。
香港保险如何捕捉全球市场机遇?先求稳、再求赚,投资更安心
香港保险市场的火热,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在于香港保险这一资产类别的特性与境外投资需求“超搭”,切实get到内地访客“先求稳、再求赚”的核心诉求。
从“求稳”的角度看,香港保险有着一套坚如磐石的安全保障体系,既以法律为底、监管护航,营造更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客户权益托底,更在资金运用上确立“安全性优先”原则。
一来,香港保监局会要求香港保险公司定期公开偿付能力充足率、资金运用情况、理赔率、过往分红实现率等核心业务指标,让投保人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保司财务健康度、产品运作情况,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二来,《授权保险公司投资指引》规定,香港保险公司应以风险分散与安全性优先,避免过度集中投资导致大幅亏损。从各保司的底层资产可见,无论固收资产、权益资产等占比如何,均注重分散配置以对冲风险。
以万通为例,其依托全美头部寿险企业美国万通、全球 “固收之王” 霸菱的资源支持,可共享全球固收配置资源,通过布局北美、欧洲等多市场高评级国债与金融债,以稳定的固收投资为保单收益筑牢基础。
从“求赚”的角度看,香港保险公司的全球投资优势更显突出。可跨市场配置股票、基金及另类资产(如私募股权、基础设施、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等),将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红利转化为实际回报。万通保险更针对性构建了“固收为主、另类为辅”的“1+N”投资体系,“1”即通过稳健固收资产打底,保障收益基本盘。“N”则聚焦稀缺机会,直通美国基建REITs、私募信贷等封闭型资产,联合全球顶尖投资团队捕捉优质标的,为财富增长注入额外动力。
除了安全与收益,香港保险的丰富实用功能也成为加分项。在现金流规划、资产传承、税务优化、资产隔离等场景中提供切实助力。例如保单拆分、受保人更换等功能,可灵活适配不同阶段的财富分配与传承需求,让资产管理更具弹性。
2025年胡润研究院《中国高净值财富报告》的数据更印证了这一趋势,超过40%的内地高净值人群将香港列为未来3年境外投资首选地,而香港保险正是他们完善 “财富版图” 的重要拼图。不仅如此,对有境外资产布局需求的普通群体——如计划移民、子女留学者,香港保险也能提供适配的规划方案。
未来,随着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香港保险有望覆盖更多个人与家庭的多元需求,成为大家规划资产、守护生活的实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