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7日,河北唐山作家余克强老师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时代人物》栏目 “笔尖下的中国系列” 专访,与主持人刘小唯畅谈文学创作与科学社会原理的奇妙融合,展现了一位老年作家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与独特思考。
独特创作理念:走在时代前面,留在历史后面
余克强老师虽已76岁高龄,但笔耕不辍,其创作有着鲜明的理念。他认为一部具有时代创新性的文学作品,应走在时代前面,留在历史后面,具备“人人眼前所有,人人笔下所无,人人心中所愿,人人交口点赞”的特点。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他创作了多部蕴含科学社会原理的文学作品,如《凤之舞》中提出的“四大平衡规律”和“三大平衡动力”,《长城人》以真实历史素材展现长城抗战纪实,电影故事《天镜地屏映人间》则包含“科学社会三个原理”,将深奥的科学社会原理巧妙融入文学创作中,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多元传播渠道:让作品走进读者心间
余克强老师的作品主要通过新华出版社在新华书店和京东书店发行,借助传统出版渠道的影响力,让作品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的书店和图书馆上架,走进了众多知音读者的视野。同时,他也积极拥抱新兴传播平台,如喜马拉雅广播小说、广播剧以及微信视频号等自媒体渠道,使作品以多种形式呈现,扩大了受众覆盖面。这些多元的传播渠道相互补充,让余克强老师的作品从书店、图书馆,渐渐走进了知音读者的心中,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文学的社会意义:打开文明大门,传承公序良俗
余克强老师认为,当今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作品,如同用时光老人的视野看世界、写世界。文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传承文明,传递一个伟大民族传统的公序良俗的先进行为规范。他以自己的作品《天镜地屏映人间》为例,阐述了文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中,《天镜》虚构天球发生的科学社会效应寓言故事,映照人间百态;《画中游》讲述时光逆袭效应,趣味盎然;《人人一眼财富泉》从发展观角度探讨城乡社区物权效应,为实现社区三权合利财源无疆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展现了文学作品在启迪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学创作新机遇:新兴形式助力作品传播
余克强老师敏锐地捕捉到文学创作的新机遇,他认为新兴的文学形式如动漫视频、寓言动漫电影等,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以动漫电影《哪吒》为例,说明了新兴形式的影响力。他提出,如果能用动漫电影形式,将自己蕴含科学社会原理的作品如《天镜》制作成动漫电影,并借助互联网传播渠道,翻译成多国语言,就能让作品的影响力迅速传遍全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近期创作计划:书写百姓百态,传递科学原理
谈及近期的创作计划,余克强老师表示,他计划写一本自传体长篇小说《悟醒人间》。在书中,他将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社会上的百姓百态,并介绍自己发现11个科学社会原理的经过。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社会原理,从而提高认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实现“悟醒人间”的美好愿景。
余克强老师在《时代人物》的舞台上,以他独特的文学作品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文学与科学社会原理相结合的魅力,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守。他的作品如同一把把钥匙,开启着读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又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读者与科学社会原理的智慧世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余克强老师将继续用笔书写时代,用文学传递智慧,为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