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课堂进校园:当童趣邂逅法理
“同学们,12 周岁不仅是生日,更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起点!”
在高兴镇观音溪学校,高兴法庭法官和当地派出所民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融入动画视频与真实案例中。通过“刑事责任年龄分水岭”“校园欺凌应对”等互动话题,引导学生在模拟法治情景中理解“遇事找法”的意义。
一场“法治生日会”让孩子们雀跃,一群12岁的孩子们共同吹熄了印有“法治护航·伴你成长”字样蛋糕的蜡烛,许下了小小的美好心愿。法官向大家赠送了《漫说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漫画手册与学习用具,庆祝大家“法律意义上的成长”。
同时,在华龙街道沙坝村“粽情端午 童享六一”活动现场,法院工作人员以“校园霸凌零容忍”“防溺水安全指南”为主题开展普法讲座,为留守儿童与老人送上节日礼包,让法治教育融入传统节日的温馨氛围。
法院开放日:沉浸式触摸司法温度
“同学们看这里,这个智能导诉机就像法院的‘电子地图’,轻轻一点就能查到案件进展哦!” 在法院开放日活动中,“蓥春花”保苗小分队的法官首先带领红岩小学的100余名师生走进诉讼服务中心,逐一讲解 “立案服务区”“多元解纷中心”的功能。
“法院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任务卡’。” 法官指着楼层索引图介绍机构设置:“立案庭负责‘接案登记’,刑事审判庭审理犯罪案件,民事审判庭处理邻里纠纷,执行局则是‘正义快递员’,把判决书上的权益送到大家手中。”
“现在开庭!”的法槌声拉开了一件诈骗案件的庭审序幕。孩子们安静坐在旁听席,从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大家直观感受司法程序的严谨。
庭审后,法官“趁热打铁”,结合诈骗案庭审以案释法,特别强调:无论不法分子采取什么方式诈骗,一定切记“不听、不信、不理、不转账”,遭遇诈骗时要注意保存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报警。
判后回访:司法温情延伸至家庭角落
“小俊,最近学习上有没有困难?爸爸妈妈的多久回来看你呢?”
在溪口镇回龙桥村,法官带着六一礼物走进留守儿童小俊家中。作为离婚纠纷案件当事人的孩子,身有残疾的小俊与奶奶相依为命。法官在六一前专程来到小俊家中,不仅核查了孩子抚养费的履行情况,还了解了小俊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困难,并在离开前留下联系方式,承诺“随时提供帮助”。
从校园普法到法庭体验,从课堂教育到家庭关怀,华蓥市法院以“普法宣传+权益保护+温情回访”的立体模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法治种子。正如法官在“法治生日会”上的寄语:“愿你们眼有星辰、心有法度,让法律成为青春路上的护航灯塔。”
未来,华蓥法院将持续深化“法院+学校+家庭”协同保护机制,常态化、多形式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庹琳、王思懿、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