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外贸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站上了更高起点;2025年一季度,青白江铆足干劲,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以保稳提质的增长态势,再迎外贸首季“开门红”,全区实现进出口额146.7亿元,同比增长27.6%。
突破式创新
推动进出口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青白江围绕扩大进出口贸易开展了一系列模式和场景创新,展现了外贸快速发展的新动能。
三月上旬,被誉为“最甜班列”糖酒会专列顺利抵蓉,借糖酒会平台,青白江配套开展一系列消费品进口活动,掀起进口消费热潮,一季度实现特色消费品进口约4.4亿元。
鲜榴莲、三文鱼等进口产品“常驻”成都消费市场,使得冷链需求全程不“冷”,青白江围绕国内国际冷链供需端,持续开展冷链进口业务,一季度冷链进口同比增长2.7倍。
全球好物加速汇聚,青白江所发挥的枢纽功能也远不止此。做强“钢铁驼背”上的开放产业,青白江在“进”显热闹的同时,“出”也同样精彩。
3月11日,中亚二手车出口班列成功打通了成都二手车出口至中亚的国际班列通道;4月13日,首趟成都—中亚图定班列开行,实现了我国西部地区至中亚跨境物流通道的常态化运行;4月24日,首发成都青白江经广西钦州港至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五金产品专线,为五金企业开辟出海“黄金道”……
青白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青白江大力开展“蓉品出海”专项行动,已累计组织企业参与12项经贸活动及4项海外投资项目,覆盖了全球主要经济区域。
保姆式服务
构筑企业健康成长“避风港”
深入开展外贸企业走访,不断强化外贸企业综合服务,青白江为外贸企业发展壮大不断注入发展动能。
不久前,在青白江区商务局的“牵线”下,成都中保信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高达600万元的“惠蓉贷”,适用于国际业务,能有效减缓企业资金压力。
今年一季度,中保信安实现对外出口二手车1105辆,同比增长124.14%。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国际市场变化比较敏锐,像这种银政合作的信贷产品,由政银企共同抵御风险,能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业务发展。”
在另一边,由青白江区政府牵头建立的“政府+核心企业+金融机构”进口供应链金融联动机制,通过与链主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成功搭建了“蓉贸通”供应链金融平台,为贸易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青白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蓉贸通’能为贸易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特别是在当前外贸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蓉贸通’适用范围更广,在冷链供应链各个环节,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能获得精准的金融支持。”
受到国际形势影响,考虑风险或将成为企业海外布局的首要因素。站在企业角度,一份具有强针对性、强操作性的政策服务机制便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青白江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创新成立了外贸综合服务站,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资质办理、报关物流、宣传培训等外向型一站式综合服务。
青白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我们将常态开展‘进解优促’专项行动。在一季度工作基础上,将提供更多普惠和专项政策保障,更大力度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机制,与外汇、银行、海关、税务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引导外贸企业提质发展。”
集群式发展
临港产业稳住外贸“基本盘”
聚焦临港贸易与临港制造,青白江加快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持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青白江整车、冷链、特色消费品、矿产品、大宗商品五大临港贸易产业链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8.9亿元,同比增长65.9%。临港制造业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4.3亿元,同比增长38.8%。
“今年一季度外贸为全年开了个好头。随着开放经济面临新优势、新挑战,如何稳住全年外贸发展,更是需要下狠功夫。”青白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助力外贸全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青白江将在多方面全力施为。
一是加快大宗贸易规模提升,推动俄铝、哈铜、乌金精矿等高附加值货源尽快落地;二是以临港贸易为核心,加快贸易主体集聚,深度挖掘临港制造潜力,为存量企业扩容提质发展提供更优服务;三是持续强化区级部门间协同配合以及与海关、外汇等的协同联动,全面做好政策保障,提升口岸整体营商环境;四是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持续健全外贸企业转内销高效服务平台,完善内销协同机制,进一步打通外贸产品内销路径上的堵点。(黎丹丹 代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