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雾润农田团队研发的“航空植保静电喷雾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该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准、环保的特点,先后获得秦江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亚夫的认可。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农业植保作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新阶段。
这一技术破解了传统植保痛点。传统农业植保作业长期面临效率低、农药浪费、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泰州学院团队通过数年攻关,成功研发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航空植保喷雾系统。该系统融合高能效静电喷雾技术、可生物降解农药助剂和节能涡轮动力系统,可实现三大核心突破:静电吸附,通过荷电雾化机理确立了感应荷电方式的模型,叶片正面雾滴沉积量增加20%,背面沉积量增加200%;环保无污染,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农药助剂,雾滴漂移率下降50%,叶片沉积率增加35%;节能高效,使用涡轮动力系统对作业系统和喷雾系统同时供能,提高续航31.4%。
该技术自2023年试点应用以来,已在江苏、山东等地累计完成1500亩水稻、小麦的植保作业。经团队实地测评,其病虫害防治效果稳定在98%以上,作物增产15%,节水50%,节药31%。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亚夫评价称:“该静电喷雾系统显著提升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采用环保型助剂配方,在保证药效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2024年,技术团队与泰州市高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达成合作,应用种植面积达到550亩。泰州学院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正与大型农村合作社、大型种植农户和农用操作培训学院展开紧密合作,已培养市场调研和运营人员10余人,带动农村就业的同时,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化转型。
目前,该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共计8项。随着国家“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推进,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正在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