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D封装为何成为AI芯片的“宠儿”?

2025-03-27 18:41:49     来源:

多年来,封装技术并未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但是现在,尤其是在AI芯片的发展过程中,封装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5D封装以其高带宽、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优势,成为了AI芯片的理想封装方案。

在2.5D封装领域,英特尔的EMIB和积电的CoWoS是两大明星技术。众所周知,积电的CoWoS产能紧缺严重制约了AI芯片的发展,这正是英特尔EMIB技术可以弥补的地方。本文我们将以英特尔EMIB为例,深入解析2.5D封装之所以能成为AI芯片的宠儿的原因。

为何EMIB是AI领域的理想选择?

2.5D封装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它在AI芯片领域的应用却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简单来说,2.5D封装是一种通过硅中介层(Silicon Interposer)或嵌入式桥接技术(如英特尔的EMIB)将多个芯片水连接起来的技术。与传统的2D封装相比,它允许在单一封装内集成更多功能单元,比如CPU、GPU、内存(HBM)和I/O模块;而与复杂的3D堆叠相比,它又避免了过高的制造难度和热管理挑战。这种“不上不下的中间状态”恰恰为AI芯片提供了完美的衡。

AI芯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需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芯片间通信。例如,训练一个深度学模型时,GPU需要与高带宽存储器(HBM)快速交换数据,而传统的封装技术往往受限于互连带宽和功耗。2.5D封装通过在芯片间引入高密度互连通道,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同时保持了相对简单的制造流程。这使得它特别适合AI加速器和数据中心处理器等高能应用。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EMIB是AI领域的理想选择?是什么让这项技术对这些应用如此适合?”英特尔先进系统封装与测试事业部副裁兼经理Mark Gardner表示。他通过一张图详细解析了EMIB作为AI加速器理想封装技术的优势,并结了EMIB的五大关键优势:

第一,成本更低。EMIB采用小型硅桥连接芯片,一个晶圆上就能生产数千个桥接单元,极大提高了利用率。相比之下,传统晶圆级封装在制造复杂结构(如含12个HBM堆叠和多个光罩芯片的大型封装)时,成品率低且浪费严重。而EMIB不仅提升了良率,还能在HBM数量增加时,展现出成本优势的指数级增长。

第二,更高良率。与其他2.5D技术相比,EMIB减少了复杂的工艺步骤。传统晶圆级封装需要“芯片对晶圆”(Chip-on-Wafer)流程,涉及模具、凸点等多重工序,增加了出错风险。EMIB简化了这些步骤,自然带来了更高的生产稳定

第三,更快生产周期。更少的工艺步骤不仅提升良率,还缩短了生产时间。与动辄数天的传统流程不同,EMIB能将周期缩短数周。在AI市场瞬息万变、上市时间至关重要的背景下,提前几周拿到加电测试数据、硅片验证数据对客户意义重大。

第四,更强扩展EMIB将硅桥嵌入基板,而基板制造通常基于大型方形面板。这种设计大幅提高了基板利用率,特别适合需要集成更多HBM或复杂工作负载的大型封装。对于AI客户来说,这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潜力。

第五,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英特尔代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选项。市场上已有既定的行业解决方案,而EMIB技术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在某些情况下,客户可以选择多源供应,也可以选择单一来源,关键是EMIB为他们提供了灵活和选择权。EMIB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应用了十年,拥有成熟的供应链。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EMIB作为AI领域(尤其是加速器)理想的原因。

年来,2.5D封装产能一直面临限制,特别是在某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封装产能不足问题愈发显著。然而,英特尔的EMIB技术在这一领域具有明显的产能优势。通过结合Foveros 2.5D和EMIB 2.5D,英特尔的综合产能已经超过行业水的两倍,对于那些担心需求波动或增长无法得到满足的客户,英特尔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据英特尔透露,AWS和Cisco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和AI加速器产品领域就采用了英特尔的先进封装技术。

英特尔领衔封装技术数十年

作为封装技术的先锋,英特尔在过去五十多年里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早期的引线键合架构(Wire-Bond)到倒装陶瓷芯片(Flip-Chip Ceramic)和多芯片(Multi-Chip)封装技术,英特尔不断推动封装技术的发展。如今,它通过与生态系统伙伴合作制定标准,带领整个行业迈入先进封装的新时代,包括2.5D、3D乃至3.5D技术。以英特尔EMIB 2.5D为例,其首个产品已量产十年,这些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晶。

目前,英特尔代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先进封装产品组合,满足从低成本到高能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成本低廉的FCBGA。FCBGA(Flip-Chip Ball Grid Array)分为两种版本:FCBGA 2D和FCBGA 2D+。FCBGA 2D是传统的有机封装技术,至今仍在量产。它成本低廉,适合I/O需求少、不需要高速连接的产品,是许多细分市场的理想选择。而FCBGA 2D+在FCBGA 2D基础上加入了基板层叠技术(Substrate Stacking),针对主板连接尺寸大但芯片复杂度不高的场景,能有效降低客户为高密度基板支付的额外成本。这种技术在网络和交换设备领域尤其受欢迎。

接着,EMIB系列主打高能。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包括EMIB 2.5D和EMIB 3.5D两种。EMIB 2.5D通过基板中的型硅桥连接单层芯片或HBM堆叠,实现高密度、低功耗的芯片间通信。虽然它也用于消费类产品,但在AI和高能计算(HPC)领域表现尤为出色。EMIB 3.5D与EMIB 2.5D类似,都采用嵌入基板中的硅桥技术。不同之处在于EMIB 3.5D引入了3D堆叠技术,将芯片叠放在有源或无源基板上。这不仅保留了EMIB的连接优势,还增加了垂直堆叠的灵活。某些IP更适合垂直堆叠,而不是水连接。此外,由于封装的复杂度较高,客户希望利用EMIB技术将这些堆叠连接起来,而不是使用大型的无源或有源中介层。

最后则是Foveros技术,Foveros技术分为Foveros 2.5D和Foveros 3D。Foveros 2.5D采用焊料连接芯片与晶圆,适合将高速I/O与小型芯片组分离的场景。而Foveros Direct则使用铜-铜直接键合,提供最高带宽和最低功耗的互连,能无可匹敌。在AI和HPC应用中,这些技术还能灵活组合——比如Foveros Direct 3D搭配HBM,再融入EMIB 3.5D,形成一个多技术融合的封装方案。

英特尔代工的新招

半导体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芯片设计与制造模式已不足以应对AI和高能计算带来的复杂需求。在这一转型期,系统级代工厂(Systems Foundry)和系统技术协同优化(System Technology Co-Optimization)的重要日益凸显。作为代工厂或服务提供商,英特尔认为,通过这些协同优化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打造更强大的产品。

在这一背景下,英特尔不仅专注于传统封装技术,还扩展到了系统级架构和设计服务。比如,热建模与优化、功耗建模与优化,这些都是英特尔多年来与内部产品部门合作积累的技术成果,并广泛应用到各种产品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几年前推出的英特尔数据中心 GPU Max 系列。这款产品把50块芯片集成到一个封装里,这些芯片基于五种不同的制造工艺,有些来自英特尔,有些来自第三方代工厂。要实现这样的产品,光靠技术本身还不够,还需要硅芯片与封装的协同设计,再加上热管理、功率传输等环节的优化,才能让这么多芯片在一个封装里高效工作。

说到复杂封装,英特尔还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比如在大型封装中,芯片和基板可能会因为尺寸大而出现翘曲问题。英特尔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主板设计,解决了这些翘曲边缘的管理问题,确保即使在高复杂度下,产品能依然稳定可靠。

当然,好封装离不开好测试。芯片测试是确保封装质量的关键一环,尤其是要保证进入封装的芯片都是“已知良品”(Known Good Die,简称KGD)。如果一个封装里只有一块芯片,测试还算简单。但像现在这样,一个封装可能包含50块不同功能的芯片,比如GPU、I/O单元和HBM堆叠,只要有一块坏芯片,整个封装就可能报废。所以,提前检测出问题芯片,避免浪费其他好芯片,显得特别重要

为此,英特尔开发了“裸片测试”(Die Sort)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在生产中用了十多年。它的做法是先把整片晶圆切成单个裸片,然后在组装到基板之前进行测试。因为裸片很小,热量控制非常精准,甚至可以在1秒内让温度变化100摄氏度。这种高精度的测试能提前发现缺陷,比如GPU或计算单元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过去,这种提前检测已经很有价值,但现在,当一个封装的材料和芯片成本高达几千美元时,它的重要就更加凸显了。尤其在如今的产品中,可能包含10片、20片甚至50片芯片,良品管理成了重中之重。通过在制造的早期加入测试环节,英特尔能确保每一步都用的是好芯片,避免后期更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英特尔的代工服务也在变得更灵活。Mark Gardner提到,客户现在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服务:比如只用英特尔的EMIB封装技术,芯片则交给其他代工厂生产;或者只用英特尔的裸片测试能力。这种“按需定制”的模式也延伸到了晶圆制造层面,让客户能专注于对自己最重要的环节,获得最有价值的服务。

英特尔已完成超过250个2.5D设计项目,涵盖消费电子、FPGA、服务器数据中心和AI加速器等多领域应用,2.5D技术已广泛投入生产。英特尔还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客户优化产品设计,包括硅与封装协同设计、功率传输、热管理等方面,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技术积累,协助客户提升产品能。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还跟其他代工厂,比如积电和三星,保持长期合作。他们制定了兼容的设计规则,确保这些代工厂生产的晶圆能无缝适配英特尔的封装技术。这不仅给了客户更多选择,也让不同供应商的技术能自由组合,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未来展望:更大封装与玻璃基板的应用

展望未来,英特尔正在积极推动封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封装尺寸和材料选择上。Gardner透露,英特尔正在研发120毫米×120毫米的超大封装尺寸,并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量产。这一技术的推进将进一步拓展AI加速器的封装能力,满足更大规模计算需求。

此外,英特尔对玻璃基板和玻璃核心技术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随着封装尺寸的增大,传统材料的局限变得愈加明显,玻璃基板因其出色的能和扩展,逐渐成为未来封装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Gardner认为,玻璃基板将在未来几年成为主流,将推动封装技术的持续扩展和创新。

结语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封装技术的创新将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英特尔通过EMIB、Foveros等多项先进封装技术,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供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引领着封装技术的未来方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与工商银行合作落地北京地区首单 “专精特新”并购贷款业务
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会在京举办
广州穗雅医院:专业领航,服务为帆,驶向健康彼岸
直击企业 SAP ERP公有云实施乱象:从瓶颈到弯路,数字化转型如何顺利 “通关”? 附 “避坑指南”
“乐游江西推介人”高校选拔赛决赛在昌圆满落幕
中华老兵全球文化艺术书画院揭牌暨供应链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警惕!是假冒腾讯微保客服的骗子诈骗你,不是腾讯微保官方!
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刘国香减肥:针通经络 消脂减重 穴位埋线 塑形平衡
科学仪器领域 AI 行业专用大模型 “仪问天下” 正式发布
黄山便秘调理体验中心帮助70岁陈阿姨的健康蜕变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行赴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交流人才强国战略黄河流域创新实践工作开展
以木抵心,成就自然 ——Der·1863受邀参展2025米兰设计周
科学增重新方案:EVIREND乳清蛋白粉破解瘦弱体质难题
燕之初获三大市场地位认证 彰显行业领导力
用5亿用户数据重构家庭服务场景 vivo进军机器人行业底气何在?
Nature直击:EndoSCell®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突破手术困局,实现微米细胞级精准
意尔康2025年度营销峰会暨品牌30周年启动仪式圆满落幕
“智造”赋能教育装备 | 全国首家学生校服智慧选配中心启用
2025 F1中国大奖赛期间, 沙特阿美为观众打造体育互动区
郑州御和堂中医王卫昌主任医术精湛,荣登《当代科学家》封面
"善行团机车驿站·全球骑士志愿者共创计划"中国网专栏正式上线
2025华为金融创新数据基础设施峰会成功举办
人民名家|对话祁海:破解免疫记忆的“保鲜密码”
春日「反暗沉」指南:如何用一瓶Vida Glow白月光胶囊实现「冷白皮自由」?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率先接入DeepSeek V3最新版!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高效搭建金融AI应用
“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云汉芯城再度登榜
白内障手术正当时!济南普瑞眼科白内障专科随春季气温一起“回暖”
英盛发布「企业AI升级智脑」,助力企业突破智能化升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