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长期困扰着全球数百万患者。对于71岁的秦老先生而言,这一疾病曾让他几乎丧失生活信心,但在广州附大中医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一场以"神经调控修复治疗体系"为核心的医学技术,不仅改写了他的病程轨迹,更重新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六年求医无果 病情恶化陷绝望
六年前,一向身体硬朗的秦老先生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手部震颤,持筷不稳、系扣困难等症状逐渐显现。经当地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后,他开启了漫长的药物治疗历程。然而初期短暂的药效后,病情很快进入"窗口期",药物失效导致症状急剧恶化:双手震颤加剧至无法自主进食,面部表情僵硬呈现"面具脸",语言功能衰退,甚至因长期便秘与睡眠障碍引发轻度抑郁。"看着父亲从开朗健谈变得沉默寡言,生活完全依赖他人,我们几乎要放弃希望。"秦老先生的家属回忆道。
在辗转五家医疗机构均未能突破传统药物治疗局限后,秦老先生一家通过病友推荐了解到广州附大中医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的特色诊疗体系,毅然决定踏上最后的求医之路。
神经调控修复治疗体系:打破传统治疗瓶颈
入院后,医疗团队为秦老先生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神经调控修复治疗"方案。该体系融合神经电生理调控、靶向修复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等多学科技术,突破传统药物依赖性强、仅能短期缓解症状的局限,直击神经功能损伤的核心病理机制。
"传统疗法多聚焦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代偿,而我们的治疗通过精准调控异常神经电活动,德国臭氧自体血治疗清除炎症,优化内环境,同步靶向输入神经营养因子脑脊液给药,避开血脑屏障,快速到达病灶,激活内源性神经修复机制,促进受损神经网络的重建。"神经修复医学中心的潘英主任介绍,"这种'标本兼治'的模式不仅能快速改善运动症状,对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情绪问题等也有显著干预效果。"
多维康复见证奇迹 患者重拾生活尊严
经过一个疗程的系统治疗,秦老先生的病情迎来转折性改善:持续多年的双手震颤完全消失,抓握力量及精细动作能力恢复至可独立完成系鞋带、扣纽扣等日常操作;语言清晰度显著提升,"面具脸"症状消退,重展久违的笑容;睡眠质量与肠道功能同步改善,抑郁情绪随之缓解。出院时,他已能自主进食、规律起居,生活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没想到还能找回生病前的状态!"秦老先生激动地表示,"现在每天晨练散步,和老友下棋聊天,这样的生活过去想都不敢想。"家属更坦言此次治疗不仅挽救了患者健康,更重塑了整个家庭的生活希望。
以创新引领未来 打造神经修复医学高地
作为国内神经修复医学领域的先行者,广州附大中医院始终致力于攻克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顽疾。神经修复医学中心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临床研究,已形成覆盖早期干预、急性期修复、功能重塑的全周期诊疗体系,累计帮助超千名患者实现功能康复。
"秦老先生的案例印证了神经修复医学的广阔前景。"潘英主任强调,"我们正积极推进多中心临床研究,期待以更精准的个体化方案惠及更多患者。"目前,该中心已开通帕金森病专病诊疗绿色通道,为全国患者提供全程化管理服务。
【专家提示】 帕金森病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若出现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或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广州附大中医院神经修复医学中心咨询热线:020-08189999。
编辑备注: 本文所述案例经患者及家属授权发布,治疗结果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诊疗方案需经专业评估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