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召开“星辰启航·共育未来”大中衔接科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大会发布《百位航空航天科学家进百校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发出了“百位航空航天科学家走进百所中小学校,影响百万名中小学生”的倡议;启动“星辰启航”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课程正式上线,并宣布将课程资源优先向中西部地区开放。
本次会议聚焦“如何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如何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引领科学教育发展的优势”两个话题,设有开幕式、主旨报告会和大中街接校长论坛等环节,并同步向北京地区的四百余名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中街接科学教育实践等活动。
开幕式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在致辞中指出,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让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成为学科调整和人才培养的牵引力,让科技成为教育和人才领域改革的引领力量,大力推动科学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科学教育,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责任。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拥有庞大的教育体系和青少年英才群体,应当适度加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索大学和中学衔接的贯通培养体制机制。要注重立德树人,引导青少年勇担使命的机制;要强化中学、大学的协同,探索和推进贯通式培养模式;要注重政策制度建设,激励名师引领 “好苗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在致辞中希望通过共同探讨以科学教育推进大中衔接教育的新路径,开启以大中衔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篇章。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深化北航与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合作,进一步整合大学与中学的优势资源,创新合作模式,推进课程共建、师资交流、资源共享,一同为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懈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传杰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的学生共同宣读了《百位航空航天科学家进百校倡议书》,倡议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机构、高校、高新科技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紧密合作,邀请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建报告团队,组织百位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走进百所中小学校,开展航空航天科学教育讲座,影响百万名中小学生。《倡议书》呼吁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发挥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接触科学、探索创新的机会。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潘翀,携手来自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学生扎西云丹,共同启动了“星辰启航”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课程。该课程由专委会牵头,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全国航空航天科研领域的顶级专家,组建多元协同开发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造,旨在提供适应于大中衔接的中小学校内、外航空航天课程体系和线上线下优质教学资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空天报国情怀的新时代拔尖创新青少年人才贡献力量。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商用飞机公司C929大型科技原总设计师陈迎春介绍了中国商用飞机的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刘晋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及其应用发展”,为现场嘉宾上了两节生动精彩的科普课。北航招生办主任刘睿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中贯通探索与实践。
随后,“大中衔接校长论坛”召开,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高云峰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授程克明,北京钱学森中学书记王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校长吴鹏程,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朱毛智,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朝阳分院常务院长徐志辉等专家教授和教育工作者围绕“在大中衔接阶段,如何有效整合中学与大学的科学资源,实现教育内容的无缝对接?中学校长们最希望大学的哪些优质资源衔接到中学?”“应该构建何种形式的大中衔接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在满足高考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中学和大学的知识连贯性,推动部分拔尖学生尽快成长?”等话题各抒己见,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在科学教育大中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