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其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治理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小马拉大车”问题在基层治理中较为突出,影响上级政策的执行力和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为基层减负添动能成为每名基层干部的必答题。
优化权责事项,为基层减负。上级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范围,合理规范基层应承担的工作事项和不应该承担的工作事项,确保基层组织的权责对等,避免上级部门将过多的事务性工作压给基层,从而减轻基层的负担。同时要精简考核评比,上级部门应简化对基层的考核评比,避免过多、过细的考核指标给基层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激励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资源下沉,为基层赋能。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和权力下放,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权力下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方法路径,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例如,可以赋予乡镇(街道)“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指挥调度权、考核评价权等,以解决基层组织权小、责大的难点问题。同时推进人员下沉进程,推动机关企事业干部全覆盖包联乡镇、村(社区),“组团”式开展服务,为基层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升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助力基层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同时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关注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动态和家庭状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推动治理增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打通资源配置层级、区域、业务间的壁垒,建立起精密协同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同时进一步创新治理方式,积极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和方法,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效能等,全面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