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党建引领是当前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火车头”,通过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人民群众更加信任、更加配合,治理能力也相应提高,基层治理管得更实、管得更真、管得更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确保党中央的惠民利民政策畅通无阻地到达基层,需要组织和治理水平过硬。要坚持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党员干部要多多走下基层,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激发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同时,也要坚持打造党群服务综合体,落实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深入落实“双报道双报告”工作,构建市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的基层治理责任体系,实施书记领办、支部领跑、党员领岗,彰显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维护和谐关系,提升基层治理温度。在基层治理中,有两种关系尤为重要,一是干群关系,二是群众关系。在干群关系中,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离干部就有多亲,干群关系和谐稳定就会大力促进治理工作开展,反之则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干部苦不堪言,群众怨声载道;在群众关系中,诉求多种多样,矛盾不可避免,化干戈为玉帛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干部们有六尺巷中“让他三尺”的气度,听得进牢骚话,受得住小脾气,注重矛盾排查和矛盾化解,以和谐包容的理念,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镇,矛盾就地化解”,同时也要畅通群众沟通渠道,畅通民意,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凝聚网格员、五老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等一线力量,实现多元共治。
促进德法并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六尺巷的典故中,张吴两家矛盾僵持不下之时,没有采取过激行动,而是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同样,在基层治理中也要德法并重,既要有法度,也要有温度,以柔性治理促进基层善治。因此,年轻干部需要做好法制宣传,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让基层依法治理,有序规范,也要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突出调节优先和柔性治理,通过乡贤示范,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将德治融入群众生活,德法齐抓,双管齐下,培育文明新风。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更是在当今时代创新基层治理的有力举措,年轻干部要掌握其中要义,坚持“听、辦、劝、借、让、和”,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核心,在改革发展最前沿,基层治理第一线发光发热,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水利局 郑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