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抓基层打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叙州区双龙镇黄格村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更大实效。
(双龙镇黄格村)
清晨,双龙镇黄格村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不少农户、居民前来购买自己需要的农副产品和商品,买卖声、寒暄声汇成了一片,而一个个的“特殊摊位”就藏在这烟火之中。
(双龙镇黄格村农贸市场)
2022年,黄格村通过争取的项目资金修建了农贸市场,彻底改变了以街为市的场镇面貌,方便了周边群众,避免了菜农以及商户们的风吹日晒,同时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黄格村“两委”还为脱贫户、监测户在市场里提供了免费摊位,鼓励他们积极创业,增加收入。罗传华是村里的脱贫户,平时主要销售生鲜猪肉。近段时间受炎热天气影响,猪肉销售情况不是很好,罗传华便卖起了自制卤肉。
(农贸市场里人头攒动,商户、顾客忙得不可开交。)
“我卖烧腊卖了一个多月了,现在生意还不错。”罗传华介绍,村“两委”为脱贫户提供了免费摊位,自己平时做点小生意,另外自己还在家养鸡、养猪,村上也给予了经济补助,对生活上还是有所帮助。
(罗传华正忙着为顾客切卤肉。)
“我们黄格村农贸市场通过这几年的运行来看,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提高。2022年第一年收益是28000元左右,2023年是35000元的收益,今年预计突破40000元。”双龙镇黄格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韦如轩介绍说。
(双龙镇黄格村农贸市场)
黄格村农贸市场搭建出了农副产品和群众互通互利的民生场所,而蚕桑产业发展则让村民搭上了村集体经济的“共富列车”。处暑过后,黄格村桑蚕养殖户王继香养的第五季蚕已经陆续开始结茧,这段时间,她正忙着在蚕房内上蔟、清扫蚕房、喂食桑蚕。
(王继香正忙着在蚕房内上蔟。)
(王继香的桑蚕长势良好。)
“我一般每季都喂2张半的蚕种,今年现在是第五季,相当于养了12张半蚕种。”王继香介绍,第五季卖完后总收入有4万多元,今年还要养两季,到年底预计收入有6万多元。
(王继香的蚕房)
今年53岁的王继香是村里的脱贫户,家中常年缺乏劳动力,平日还要照顾87岁体弱多病的父亲。2017年,在村“两委”的产业帮扶资金补助和技术支持下,王继香发展起了蚕桑产业。经过7年的发展,王继香已成为村里的养蚕“能手”,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她对自己的蚕桑产业也信心十足。
(村“两委”工作人员来王继香家里走访。)
“明年肯定要多发展点,今年下半年我买了几千棵桑树来栽,明年打算每季养4张蚕左右。”王继香看着自己发展良好的桑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蚕桑越来越多,生活就更好了。”
为切实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激发村民发展农业产业的干劲,近年来,黄格村“两委”紧紧抓住蚕桑产业这个“牛鼻子”,打造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蚕桑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有养蚕户435户,其中包括25户脱贫户。2023年,全村蚕农人均养蚕收入达1400元。
(双龙镇黄格村蚕桑现代农业园区)
“我们对脱贫户、监测户,一个是免费供苗,免费提供桑苗;二是全程技术指导,对他的养蚕技术进行全程指导。目前来说,整个村的脱贫户、监测户对蚕桑产业都非常认同,发展信心十足。”韦如轩表示,下一步,黄格村将继续加大对脱贫户、监测户在产业方面的帮扶,利用庭院经济补短资金,对栽桑养蚕进行适当政策补助,促进他们在产业方面挖取自身潜力。
(黄格村蚕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黄格村“两委”依托蚕桑、高粱等产业和农贸市场的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效。2024年,黄格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350万元,纯收益有望突破6万元。130户脱贫户、监测户有望在2025年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李媛媛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