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兖矿能源华聚能源深入贯彻落实能源集团改革发展暨下半年工作会、兖矿能源系列会议精神,深刻把握“12356”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任务,研判市场形势,厘清下半年工作思路。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以“五个坚持”为抓手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公司高质量健康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该公司坚持深抓创新引领,优化管理流程,鼓励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完成全年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以“六精六提”管理模式为抓手,结合电力产业特点及实际管理情况,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深入推行市场化精益化管理,努力打造具有华聚能源特色的管理创效发展模式。坚持“西瓜要抱,芝麻也要捡”的理念,严格抓好各类成本费用对标,持续拓展燃料测算、水耗电耗、物资采购、检维修等方面降本增效空间;强化预算刚性执行,严格落实费用归口责任,加强管理部门、专业线条、基层单位可控费用考核,强化预算对标分析,持续提升预算执行力。
紧抓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现货市场初建有利时机,在现有市场体系下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与其他发、用电主体同台竞技,聚合并挖掘分布式电源、分散式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负荷侧资源的调节潜力,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优化电网运行,同时,为各单位节能降耗提供监督考核依据。历经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及实践,成功入选成为山东省首批获得注册入市交易资格的8家虚拟电厂之一。
坚持项目为王,狠抓落实
聚焦重点工作、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关键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实施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确保每个项目按计划高效推进。强化过程管理与监督,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堵点,以项目落地见效检验工作成效。
按照新能源资源获取十条路径,以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坚持区域聚焦、重点突破、购建并举,加快政策创效,抢抓新能源大项目落地、大指标获取、大基地建设,持续深化煤电低碳化改造以及绿色电力替代项目研究,对煤矿、化工、物流等产业新增项目实行“项目+新能源”联动开发。目前,鲍店煤矿风井、东滩煤矿风井、兖矿常营车站和蒙达铁路等七个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装机规模120MW,年发电量1.9亿度,本部地区180MW风电竞配项目及塌陷水域光伏项目、“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开发建设步伐在稳中提速。
坚持协同推进,凝聚合力
着力加强各部门、各单位间沟通协作,打破壁垒,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和内外部有效融合的联通机制,争取工作联动资源有效互通互助,集中力量办大事,上下同心、同舟共济,全力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
健全统筹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每周召开调度会议,每日早会及时汇报各项工作完成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及”的状态,全力以赴抓重点工作推进。强化施工单位责任担当,紧扣时间节点,密切配合、严格监督,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工。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协调、亲自督导,加快推动重点项目顺利落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坚持风险防控,稳健前行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强化底线思维,确保各项工作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快速推进。加强对政策、市场等风险因素的分析研判,提前布局,防患未然。
坚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依法合规经营管理,坚持“不合规的事一件不做,不合规的钱一分不挣”,筑牢“第一道防线”。全面落实“管业务必须管风险”“管业务必须管合规”责任制,抓好“谁的业务谁普法”工作,不断增强干部员工法治意识,提升全员合规履职能力。高度重视技术管理和合同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开展合同管理集中整治工作,建立“一合同、一档案、一责任人”倒查机制,对未履行职责或违反规定的,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成立合同管理专项检查小组,不定期通报各单位合同管理动态情况,切实传递管理压力,充分发挥内控检查、审计监督、纪检巡察作用,加大“违制必究”力度。提升全员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闯“雷区”的自觉性,确保公司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
高度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培训提升、职业发展等措施,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转型发展注入不竭的人才动力。
紧紧围绕两级能源集团“31789”人才工程和华聚能源“1546”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程,通过公开招聘、精准培养、挂职锻炼、以干代训等方式,大胆试用90后,培养使用00后,全面推动青年大学生成长和年轻干部成才。通过将人才队伍建设、年轻干部培养纳入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评;将“传帮带”成效纳入导师考核重要指标;对连年考核优秀、业务突出的青年干部建立“123”阶梯式培养机制;进一步推进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刚性化、制度化、规范化;以“相马、赛马、养马”机制作为青年人才业务能力提升关键,构建全链条成长机制等措施,加快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干部职工队伍,着力构建人才“雁阵”格局。(王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