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暑期结束,开学在即,颍淮建工工作人员却比那些翘首等待开学的学子们更加心绪难平。据了解,漯河周边乡镇中有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导致上学困难。他们有些是因病致贫的,有的是家人父母去世了,还有因为其他突发情况致贫,像这样的家庭困难的学生会得到颍淮建工怎样的救助和帮扶?帮扶资金如何落到实处?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
强强联合,齐心助学“动真格”
近年来,颍淮建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认真学习公益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自身资助范围,多次积极参与由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组织的助学活动。帮助出身贫寒、面临上学困难的学子,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和其他形式的帮助,助力他们圆梦上学路。
并于2024年7月份,找到漯河市人民广播电视台“今夜情怀”爱心团队,表明作为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颍淮建工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也为家庭困难学生做些什么。“今夜情怀”负责人王予老师热情的告诉颍淮建工工作人员,今年“爱心助学”家庭贫困学生的各类申请救助的材料已经整理完毕。明确今年“今夜情怀”爱心团队还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预计覆盖漯河附近五家村落的5名贫困学生,颍淮建工当即表示,希望双方可以联动开展助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助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因需施助,精准助学“下真功”
“这是你喜欢的星黛露书包,还有阿姨特意为你挑选的紫色的钢笔”“来试试这双板鞋合不合脚,专门去商店挑选的板鞋,非常轻便!”颍淮建工在助学过程中,动态完善受助学生档案,及时跟进沟通受助学生情况。耐心询问切实需求,不做千篇一律表面功夫,一对一乃至多对一了解困境学生真实想法,想其所想,急其所需,精准施助。将助学工作和呵护心灵工作融合为一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心出发,形成常态化救助帮扶模式,进一步推动颍淮公益事业做实做深,切实增强受助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入乡村,聚焦困境“见真章”
8月23日早八点半,颍淮建工和今夜情怀爱心团队一行人从漯河市人民广播电视台门口准时出发,颠沛辗转四个小时,总里程四十余公里,依次抵达受助学子所在五个村庄,深入五户困境家庭,关怀慰问6名优异学子,为他们送去了5千元爱心助学金,和若干爱心物资。
此次受助困难学生中,有一名年仅11岁的小女孩,她5岁时因为跳舞造成脊髓损伤,导致下肢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母亲为了照顾她无法工作,有一个姐姐上初中,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在外打工,家庭困难。
初至小女孩家中,在场爱心人士看着正坐在轮椅上坚强微笑的小女孩无一不心痛落泪,颍淮建工政委刘静芬把带来的书籍、钢笔等慰问品送到她的手中,关心她生活方方面面,鼓励她学习,强忍泪水细心叮嘱,“有任何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一句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深情和关爱。
与爱同行,为民为业“守真效”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只是颍淮建工在教育扶贫助学路上一个小小的缩影。每年开学季,颍淮建工都会积极投身教育公益,通过助学基金和助学活动等多种形式长期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圆梦校园,特别是“县乡村”贫困家庭儿童以及农村“事实孤儿”。据悉,多年来颍淮建工为100多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用公益之火点亮寒门学子求学之路,助力教育扶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颍淮建工负责人表示:“公益要以爱为基础,推己及人,由家而国。”这是颍淮建工的公益信条,也是颍淮建工数年如一日坚持慈善公益事业的初心。爱心点燃希望,善举托起梦想,颍淮建工与受助者并肩同行,涵养了一颗颗善良、友爱、感恩的心,传递着爱与希望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