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华衍水务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实践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双方股比各占50%。作为园区自来水生产供应及污水集中处理的公用事业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高标准的建设和服务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为园区水环境改善和生态城市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公司内外景见下图,基本情况如下:
图1 公司外景
图2 航拍图
(一)供水基本情况
公司建设有水源地2个,分别位于太湖寺前和阳澄湖东湖南。自来水厂2座,规划供水能力110万吨/日,已建成供水能力65万吨/日,其中星港街水厂45万吨/日,以太湖为水源;阳澄湖水厂20万吨/日,以阳澄湖为水源,形成“双水源、双厂”安全供水格局。两厂均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稳定达到国标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22)。
(二)污水基本情况
公司建设有污水处理厂2座,规划总规模90万吨/日,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20万吨/日,第二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尾水排放达到苏州特别排放限制标准(地表水准四类水标准),均排入吴淞江。两厂之间有污水压力管道进行互通调节,构成污水双通道、双处理终端的安全运行模式,保障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安全。
市政污水管网延伸到周边各街道,实现区、街道污水一张网;污水提升泵站自动运行,通过在线监测仪表及时掌控污水水质状况。实现厂、站、网一体化运行,建立了“源头管控到位、厂网衔接配套、管网养护精细、污水处理优质、污泥处置安全”的污水收集处理格局。
一、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011年重要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安全供排水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华衍水务为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内地城市水务品牌,要求各家水务公司从水源地监测、水厂工艺改造,一直到用户家里都严格把好每道关。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作为华衍水务下属公司,承担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区域内自来水、污水厂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日常运行中存在各类有限空间的风险,因此,建设安全文化,可以提高员工对职业风险的认识,使员工的工作行为更加安全、谨慎,有效预防事故,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另外,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就能够增强公司的应对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速度和效率,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生产安全、品牌形象和公信力,让公众、用户、投资者等各方认可公司的安全责任感,并信任其保障客户的利益和安全。最后,建设安全文化是加强企业自身合规规范化、安全责任落实的必要性之举。
本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公司广泛引入中华煤气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通过体系认证引领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建设了“1+2+10”TSM(全面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体系的形成需要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总经理魏占锋高度重视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并将其贯彻到组织和业务的各个层面。公司设立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明确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每月召开安委会,讨论水厂的安全问题和近期与业务相关的事故警示。这一举措明确了安全工作的责任分工,形成了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
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特色模型、特色做法和亮点
(一)“1+2+10”TSM安全文化体系
公司将安全列为生产工作的第一要务,按照“从源头到龙头”的服务理念对工程、管网、生产进行全过程安全监管,建立了“1+2+10”TSM安全文化体系,该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1”表示一条主线,即安全优先;“2”表示两个基本点,即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10”表示十个要素,包括领导力、目标管理、责任制度、风险识别、安全培训、安全控制、事故管理、应急准备、安全检查和改善。
安全文化体系之精进,需不断投入与完善。公司定期执行安全评估与审查,深入挖掘潜在风险,并施行相应控制策略。以ISO九项体系与二级标准化为基石,遵循PDCA管理法则,按期开展内审自查,旨在保障安全文化体系之持续进步与卓越成果。每年发起员工满意度调查与安全文化氛围评估,旨在洞察员工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与态度,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此外,公司还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同时,通过内部刊物《安全通讯录》、安全环保会议及专题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公司持续弘扬安全理念,加强员工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与关注。
(二)安全数字化管控平台
创新是提升安全文化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司搭建安全数字化管控平台,与公司安全管理理念相结合,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管理有制度、岗位有职责、操作有规程、过程有监控、风险有措施、工作有评价、责任有追究”的全面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提高管理效能。此外,鼓励员工开展安全行为观察,提出安全改进的建议,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促进安全文化的创新。
图3 安全数字化管控平台
(三)有限空间专业培训
针对有限空间作业,港华集团2022年1月14日更新发布HSE-YZ-09《有限空间作业指引》,强化受限空间安全管理,公司依据指引建立健全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充分辨识有限空间并建立健全登记台账,完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执行工作许可证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演练,做好发(承)包管理。其中,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包括承包商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除政府要求取得相应证书外,港华集团从2022年开始推行有限空间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取得港华培训学院的有限空间作业证。
公司在星港街水厂建设有限空间专项培训基地。在有限空间培训基地,人员可以接受针对有限空间工作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检查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有关事故案例等。
公司将有限空间作业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熟识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驾驭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有限空间相关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切实有效的推动做好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工作和应急演练工作。
本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收获
(一)全员化文化格局的形成:全员安全格局促使公司各级管理者从安全角度剖析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从“可发现”到“可预防”,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至今保持“零”记录。通过持续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公司的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员工不仅深刻理解安全操作规程,更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的安全技能,确保在工作中遵循安全标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了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公司建立了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有效机制。同时,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
(三)安全风险告知实现可视化:将风险辨识结果与应急预案编制相衔接,绘制公司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明确公司各区域风险等级、防控措施、应急处置、安全标识等,污水厂有限空间上锁设柜,设立包保责任人,采取多项安全风险公告、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置告知的可视化举措,有效遏制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四)企业形象与品牌价值的提升: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提高了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也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客户和社会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逐年递增,2018年-2023年,客户满意度年均97.84%。
(五)内部协作与沟通的增强:在安全文化建设的推动下,公司内部的协作与沟通得到了加强。员工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能够共同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安全挑战。同时,公司也建立了更加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员工能够及时向管理层反映安全问题,管理层也能够迅速作出响应,有效解决安全问题。
随着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全员“为每一滴水负责”的安全价值观越来越形成高度共识和遵循,公司也收获了来自行业及上级单位的肯定,部分奖项如下:
1)2022年度苏州市城乡污水治理和排水行业标杆污水处理厂
2)2023年度优秀运营企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获评2023年度苏州市标杆城镇污水厂
3)2023年江苏省百万城乡建设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4)2023年度苏州市优秀供水企业
5)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技能人才摇篮奖
对同行业乃至全国企业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实施“1+2+10”TSM安全文化体系和安全管理措施,公司成功构建了一个安全意识高、安全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有效提升了苏州工业园区供水供应和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安全意识的普及和安全技能的提升,使得员工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同时,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保障了水厂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安全文化体系实现良性运转,这种安全文化的落实不仅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安全文化的营造与建立,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的整个过程,公司将积极响应上级政府和集团安全管理要求,持续改善HSE表现,紧绷安全生产之弦不放松,筑牢安全防控屏障不松懈,坚持把保民生、保安全放在首位,在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同时,以点带面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企业监管水平,为实现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为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做出更积极的贡献。(张荣 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