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以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四川资阳有这样一个园区,聚焦口腔医疗产业,“一年起步、五年成谷、七年全链”,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基地,并实现规划建设面积、产业链完整度、隐形矫治器产量三个“全球第一”。
从“齿”出发,中国牙谷如何向“新”而行?4月23日,2024中国牙谷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口腔医学会、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参与。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口腔保健意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助推国产替代趋势全面加速,我国口腔医疗产业迅速发展,规模由2016年的15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00亿元,占全球比例从16%增长至25%。
“我们坚持科技赋能、做优核心支撑,着力构建集研发孵化、公共试验、中试孵化、检验检测、注册申报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资阳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薛学深介绍,中国牙谷经过7年的发展,凭借审评审批、科技研发、创新孵化、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政策支持等核心支撑体系,依托口腔装备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势,不断升级传统制造业,提速物联网发展,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目前,中国牙谷的产品已涵盖口腔设备4大类60余种、口腔材料5大类100余种,49户企业的258个产品投放市场,2023年实现产值34亿元,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从平台建设上看,中国牙谷已搭建完善的检验检测联盟,预计到2025年,园区的口腔有源产品本地承检范围达50%以上、无源产品承检范围达80%以上。此外,为加快审评审批速度,牙谷园区内设立了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医疗器械创新四川服务站资阳分站,帮助企业最快1个月建立申报体系,实现注册申报受理不出园,注册审批时间较常规缩短近60%。截至目前,中国牙谷累计取得口腔医械注册(备案)证书258张。同时,为畅通牙谷进出口通道,资阳市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进口保税仓和四川省第三个出口监管仓。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牙谷战略发展顾问周学东表示,未来将继续在研发孵化、公共实验、中试孵化、检验检测、申报服务等方面深化与中国牙谷的合作,帮助其做强检验检测核心竞争力、做大口腔产业规模,力争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本次产业发展大会上,资阳高新区还与北京隐小美正畸及种植数字化齿科产品、四川致坚医疗(经食道)亚低温治疗仪、香港嘉华口腔产业园等1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