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富顺县长滩镇石河村13组一块地里,一朵朵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从土地里探出了红红的“脑袋”,长势喜人,村民们正趁着好天气,采摘新鲜的赤松茸,忙得不亦乐乎。“从1号开始,我们种植的赤松茸就进入了收获期了。”长滩镇石河村党支部书记张邦兰说道,村里的赤松茸不愁卖,大都是烤干后,销往宜宾、成都等地。
而不远处连片良桑基地500余亩里的桑树正在蓄势待发,正准备从冬眠状态中苏醒,长出嫩芽。记者了解到,石河村立足自身资源大力发展立体种养循环农业,推行“栽桑养蚕,林下套种,养猪还田”生产模式,采取“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充分利用村集体资金融资增值,投资到“鹭栖湖公司”入股分红。“去年由于其他原因,村里流转出去的15亩土地空了起来,所以就选择将原本种植在桑树下的赤松茸,全部种植在这块空地上。”张邦兰告诉记者,赤松茸鲜菇亩产3000-4000斤,新鲜的赤松茸一斤批发价在5元到6元左右,干片单价最高可达80元/斤。2023年林下种植赤松茸60余亩,产值达100万余元,村集体收益达11.76万元。
随着一年时间的变化,石河村的“热闹”也在转变。在3月赤松茸收获期结束后,4月郁郁葱葱的桑叶,正是养蚕好时节,蚕房内一片忙碌,这样的景象将持续到10月份。通过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石河村实现人均增收2000多元,村里的产业更吸纳了当地村民就近务工,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有稳定的收入,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村集体与‘鹭栖湖公司’合作栽桑养蚕,按照‘244’的分配原则、风险及利益再分配,在蚕桑产业年收益中,村集体占股20%,公司占收益的40%,农户占收益的40%。”张邦兰介绍,此外,还通过与德康集团合作代养生猪,去年生猪出栏数3900多头。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综合年纯收益34.2万元,促进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
实现聚指成拳、抱团发展,迈出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石河村只是富顺县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个个乡村正焕发出全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近年来,富顺县以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为目标,把高质量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1348”工作法,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精心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有效增强了农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023年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9373.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