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原研、创新驱动的“百洋路径”

2024-01-03 16:35:31     来源:

当前,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生物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科学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均被提及。

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创新的背景下,一家政企联动支持医药创新的产业基金应运而生。

医药商业化龙头百洋医药不久前发布公告称,其与母公司百洋医药集团携手北京市门头沟区京西产业引导基金、北京中关村高精尖创业投资基金,共同设立规模1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主要聚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创新优质项目投资孵化。

一方是以优化医疗场景为使命的健康产业集团,一方是发力未来健康产业的地方政府,一方是重点瞄准高精尖产业的投资机构,三方的“握手”,充分发挥“耐心资本”对生物医药创新的支持引导作用,将形成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当前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大背景下,北京市门头沟区百洋医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有助于推动更多优质产业资源实现创新突破,切实以科技创新优化医疗场景。”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说。

拥抱科研“国家队”,筛选“源头创新”

过去十多年以来,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所需的政策、人才、资本、市场等诸多要素逐步完善,我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初步形成。基于快速跟进策略,诸多国内药企追随跨国药企的步伐,开展“模仿式”创新。

但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扎堆快速跟进,诸多同质化创新项目开始了对资源、对市场的激烈争夺。这对创新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过去两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进入阶段性调整期,市场融资难度加大,创新药企砍管线、卖资产等现象不时上演。

源头创新成为破局的关键。但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困难重重,甚至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早已是业内共识。从“模仿式创新”迈向“源头创新”,也注定是一条崎岖险阻之路。

而针对生物医药研发创新的投资孵化,同样充满风险。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踩坑,穿过荆棘守得云开,是投资者们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作为深耕医药领域十多年的老兵,百洋医药摸索出了一套清晰的投资底层逻辑。

早在百洋起家之时,“创新”就根植于公司文化基因,也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付钢透露,百洋成立之初就组建了市场研究团队,专门做行业研究。“当时虽然没有条件自己做研发,但我们始终密切跟踪全球医药创新的前沿和动向。”

近年来,随着实力不断积累,百洋开始通过投资孵化等方式,加码医药创新。

“科学就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因果规律。做医药创新投资,首先必须知晓并遵循生命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付钢说,生命科学的进步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生物学的发现,即发现疾病发病机制、药物新靶标及表达通道和作用机制等;二是生物工程学的突破,即根据生物学发现找到生物标志物和潜在候选药物;三是临床医学的支撑,即明确研发成果的临床应用场景,并验证其是否安全有效;四是计算科学的辅助,比如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提高新药筛选效率和成功率等。

在他看来,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出现热门靶点扎堆、研发同质化的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资本一窝蜂涌向在国外已经得到验证的靶点和技术赛道,对基础研究缺乏关注,真正的原研创新寥寥无几。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前沿的基础研究,孕育着新药新技术发现的突破口。公开资料显示,高校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截至2022年,全国高校拥有1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超过2/3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落在高校,高校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占全国20%。

主动对接深耕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前沿进展和新突破的国家级科研院校,正是百洋从事创新投资的“撒手锏”。

“基于临床尚未解决的痛点以及‘卡脖子’难题等关键环节,从生物学的研究开始,到工程学的突破,要找到承担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与他们开展合作,同时团结临床医学专家,才有可能做出中国原创的医药创新成果。”付钢介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的密切沟通发现,他们手中的很多成果已经到达转化临界点,需要外部产业资本的孵化和培育。

据了解,目前,百洋已与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校密切合作,推动多个医疗创新项目转化落地,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基础研究平台三大创新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坐落于门头沟区的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早在2022年,百洋就与门头沟区政府携手打造“百洋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在产业空间、人才政策等方面为创新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科研人才聚集在北京,门头沟区具有区位优势,当地政府针对人才引进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吸引科学家和研发人才前来创业,还专门引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研究型机构,创新资源不断聚集。”付钢说,基地与科研“国家队”合作,促成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会主动对接门头沟区产业发展规划,政企合作,共同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圈。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降低早期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百洋还构建了自有技术研究平台,形成“六科”会诊体系,从赛道、专利、研发推进、临床等多个维度对候选标的进行全面评估。

做产业投资人,与科学家一起创业

与“国家队”合作,筛选出有转化价值的原创研究成果,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在一次公开论坛上曾表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只有30%,与发达国家相差一倍,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只有10%。

如何弥合横亘于实验室与市场之间的鸿沟,提升“国家队”成果转化落地的实际成效,百洋的答案非常清晰:做产业投资人,与科学家一起创业。

“作为产业投资人,我们不仅出钱,更要出力,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配置不同的要素资源,包括专利管理、临床研究、研发管理、营销推广等。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和科学家一起创业。这也是我们区别于财务投资人的优势所在。”付钢介绍。

“产业投资人”这一角色,也获得了科学家们的认可。

“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转化到应用于临床,研发只是诸多要素之一,中间困难重重。创业公司运营所需要的场地建设、团队招聘、公司治理、法务、知识产权等诸多要素是我们所不具备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一位医药科学家表示,百洋“很懂科学家”,对科学家创业的支持体系是系统性、全方位、全链条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提前介入和支持,从而让科学家专心聚焦研发,确保研发质量和进度。

他举例说,公司的一项核心技术发明申请专利,因代理公司经验不足被驳回,关键时刻百洋的知识产权部门出面顺利解决了问题,保护了发明成果。而由于公司质量体系部门较为薄弱,在型检、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推进缓慢,于是百洋安排质量体系部协助梳理型检材料准备、体系建设等工作,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全程跟随项目推进。对于公司产品的临床试验和注册工作,百洋也是提前介入,安排专业人员对接协调和支持。

“科学家创业不止缺资金,其他方面更缺。如果让我在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之间做选择,我肯定毫不犹豫选择百洋这样的‘产业投资人’。”该名科学家说。

在百洋的助力下,被投创新企业不断实现突破性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创新成果接踵而至: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国际最新一代X波段放疗设备,国内首台融合超声与电磁定位技术的穿刺引导设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百洋在核医学领域的布局。

在国家政策鼓励和精准医学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核医学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国内核药主要依赖仿制和引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多年来,核医学分子影像诊断领域普遍使用PET/CT诊断肿瘤。与PET影像技术相比,SPECT设备在国内普及率高,药物制备简单且检测费用低,但由于缺少相应的肿瘤显像药物,限制了SPECT在临床上的应用。

百洋投资的瑞迪奥就是北大创新成果转化的典型代表。瑞迪奥科技自主研发的99mTc-3PRGD2作为中国首个原研1类核医学创新药,改变了SPECT影像技术不能用于肿瘤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的现状。这一突破对于长期处于仿制阶段的中国核医学市场来说,意义重大。

坚守初心,不断优化医疗场景

在百洋的投资版图上,几乎每一项创新都有着属于自己亮眼的标签:中国首个、全球首个、国际领先、突破“卡脖子”技术……诸多具备技术壁垒、中国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体现着百洋对生命科学规律的尊重,也彰显着龙头企业助力塑造地方医药创新生态的决心和实力。

“在生物医药领域,只有生物学发现、生物工程学突破、临床医学支撑和计算科学辅助这四个层面充分协同,才有可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付钢认为。

在门头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里,作为牵头企业,百洋从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出发,协助地方做好顶层设计,开展要素配置和产业布局,其创新孵化能力给门头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在未来健康领域,门头沟区也正不断完善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产业链,着力打造国际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高地,区域内的阜外西山院区等研究型医院也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研究支持。政企碰撞协同联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成势。

“创新不是简单拼凑,而是相互之间协同合作,在产业链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最终共同形成创新合力。”付钢说。

随着各类项目、要素、资源不断聚集,产业生态渐趋优化完善。但这还不是百洋从事创新投资的终极使命。

“科技成果一定要融入医疗场景中去,能够优化现有的场景,如果做不到,那么这样的成果是没有意义的。”在付钢看来,优化医疗场景,就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临床获益,比如新的产品、技术能让疾病从不能治到能治,或者比现有疗法更安全更有效。

比如,心衰无药可治,患者只能等待移植。目前我国心衰患者超过1000万,但可供终末期心衰患者移植的心脏供体每年仅有约400-700例。在供体稀缺的情况下,人工心脏对优化现有医疗场景意义巨大。

百洋投资企业同心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慈孚®VAD

“随着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成功研发上市,很多心衰患者迎来生的希望。”付钢说。

据了解,同心医疗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在血液相容性、植入侵犯性、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2021年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临床植入已接近200例,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生命。百洋医药集团作为“产业投资人”,自2016年起就对同心医疗进行了多轮投资,目前是同心医疗的第二大股东。

从疾病治疗周期看,诊断、治疗到康复构成了完整的医疗场景。除了医生的技术服务,患者往往需要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准确及时的诊断。

“药品只是工具之一,医疗场景优化的趋势是‘药械合一’。创新不能局限于自家的产品,只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付钢说,百洋投资的所有项目,都会放在整个医疗场景中去评估考量,所投资的企业也要先看其在产业链扮演的角色和竞争力,“视野要足够开阔,站在三楼看一楼才能看清楚,站在一楼看一楼,是看不清楚的”。

付钢表示,在上述人工心脏基础上,百洋还在布局可促进心肌修复的创新治疗手段,最终通过“药械合一”让心衰等疾病从不可治变得可治愈。

不论是创新项目的投资孵化,还是产业生态的塑造完善,都是一段艰难的征程,回报周期也很漫长。

对此,付钢并不担心。有别于一些企业推崇争强斗狠、急功近利,百洋一以贯之的是“骆驼文化”——像骆驼一样温和、坚持、有明确的方向。在他看来,从事医疗健康产业,要有情怀,不能仅仅将其视为商业,更是人命关天的慈善事业。

也正因此,百洋从不盲目追求速度和短期获利,而是坚持以“发心”为准,不断发掘能切实优化医疗场景的真正的创新;以骆驼般的坚忍和耐力,团结志同道合的伙伴,依靠集体的力量最终到达绿洲。

值得期待的是,在有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百洋带动集群聚势,有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篇大文章,在门头沟打造又一个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标签:

猜你喜欢

无人机探测反制黑科技,艾睿光电红外全景雷达的“硬核实力”
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吸脂能减肥吗?
艾颜仕与常州药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助力透明质酸领域再创新
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国际医院盛大开工:智能医疗,开创浙东眼科医疗新格局!
阿东液体口罩 后疫情时代的年礼新选择
阿东液体口罩:用中国方案,解决世界难题
2023安全生产法治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乡村振兴公益活动——啦啦操在行动
勇于担当,北京曲一线为甘肃地震灾区捐款
FASCINO X BoConcept新年联名限定 发现「家」的自然学
群雄逐鹿手车互联,手机厂商与车企们开始互“卷”
立足营养科学 赋能健康生活——首届营养科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海尔集团李华刚:攀登世界品牌高地
蒙牛集团李鹏程:天生要强世界牛——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为国争光
重磅消息!珠海首家碧乐城来了,项目焕新启动!
基调听云收购洞态IAST团队,将打造可观测性与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
使用过程遇到问题?微粒贷多媒体客服来帮忙
2023亚洲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在东莞隐贤山庄圆满举办成功
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维谛技术(Vertiv)荣登福布斯榜单!
价值创新 | 优卡科技上榜四川省服务业企业100强!
市场监管总局来荣调研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
刚需-改善:消费结构改变下,火星人集成灶一“灶”满足厨房需求
四川天府新区首届公园生活节吸引|1.5万人次参与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与《大湾区时报》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发布|2023抖音生活服务年度数据报告(完整版)
展露棱角 就耀现在 ——人头马CLUB官宣首位品牌代言人李现 品质诠释“不藏每一个棱角”
双鱼体育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女子半程马拉松,新年第一“马”圆满落幕!
2024孙多勇®跨年演讲丨重塑医美增长力,胜在龙年!
北京筑龙助力中粮集团MRO集采智能化推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
古装剧《国色芳华》开机 杨紫李现领衔演绎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