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生命、健康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们也迎来了“健康饮酒”的觉醒年代。“喝好一点、健康一点”,是我们与身体的和解。
中国自古是爱酒的国度。抛开“价格、保值”等不谈,纯粹站在酒体本身,站在用户角度,到底什么是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酒?
经过分析发现:中国人的体质,其实最适合喝中低度酒。
历史因素:低度酒,已流行数千年
低度酒,是中国酒的起锚点。
数千年间,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喝的都是低度酒。
米酿制的低度酒,是最早诞生并延续了几千年的国产品类,其中糯米酒更是数千年隐藏的“酒中贵族”。如由糯米酿造的酃酒,在江湖一直是顶流,从西晋至晚清都是贡酒。
直到约700年前的元朝,蒸馏酒(酒精度在40%以上的高度酒)才出现。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之。”元朝战乱,粮食减产,而高度酒以高粱、麸曲、豌豆、荞麦、红薯等杂粮酿造,不占用宝贵的主粮,加之饮用量相对更少,因此开始推行。高度酒虽然诞生,但是在接下来的明清民国时代,却没有成为主流。
中国人数千年都饮用低度酒,这是历史给予的答案。
基因因素:中国人的体质,易“脸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人能喝什么度数的酒,主要看基因。
东京大学研究人员曾在全球最顶级的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过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很多东亚人(中国人等)喝酒后都会脸红,也就是“上脸”。这种现象是亚洲人特有的,大约有36%的东亚人都会经历这种基因突变,而白人、黑人则极少有喝酒脸红的现象。所以“上脸”又被称为Asian Flush (亚洲脸红)。
酒后“上脸”的现象其实就是乙醛中毒。代谢酒精需要乙醛脱氢酶,而大量中国人的相关基因“先天不足”,容易导致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从而引起脸红反应。
解酒过程:
第一步,乙醇转化成乙醛;第二步,乙醛转化成乙酸;第三步,乙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乙醛脱氢酶(ALDH)就是解酒第二步的关键,缺了它,你就会“上脸”。
有趣的是,据遗传学家分析,“亚洲脸红”是人类在进化中产生的保护性退化基因,以阻止过量饮酒,减轻对身体的伤害。这么看来,一喝高度酒就“秒变关公”,“退化”的基因实际上是在默默地保护你。
由“亚洲脸红”映射出的高度酒不耐受,这是基因科学给出的答案。
中国人自古就爱酒,虽然容易“上脸”,但又想要酒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所以不会“因噎废食”不喝了,而是希望在“喝酒的快乐”以及“酒给身体带来的压力”间,求得一种平衡。
健康因素:“药食同源”的中低度米酒,对身体更友好
中国古代,酒一度是某些药方中重要的“药引子”。有时候除了直接服用,还能用来外敷。
2017年,曾有一篇文章提出“高度白酒在中国古代最早是‘药’,用来治一些痹症”,后来被专家证实是无稽之谈。
《汉书·食货志》确有酒为“百药之长”说法。“医”,古字为“醫”,下半部分的“酉”是指医疗用的酒。但“此酒非彼酒”,传统入药的酒是米酒而非高度白酒。李时珍说,“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药用。”
古代酿酒技艺中,也有“无药不成曲”的说法,即在制作酒曲的过程中添加多种草本。用药曲酿造的酒也就有了“药性”,是“药食同源”的最佳范本。时至今日,如湖南衡阳等地仍旧保持着草本入曲的酿造技艺,延续着数千年的古⽅。
此前,江南大学原副校长徐岩也曾在文章《高度白酒就是比低度酒好?以后别再被人这样忽悠了》中指出:“酒精度高的时候,由于酒精的刺激性比较强,会掩盖很多的酒里面不太好的味道,但是到了低度酒的时候,由于酒精度数低了,刺激感减弱了,这个时候如果酒里面还有一些不好的味道,它就掩盖不住,所以低度酒的酒质其实是更高的。”
“药食同源”的中低度米酒,对身体更友好,这是医学领域给出的答案。
文化因素:“悦己”潮兴起,给予中低度酒更多机会
中国人自古爱优雅。既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精神,又有“对酒当歌”、“曲水流觞”的写意生活。
然而,近年来几乎和高度酒划等号的拼酒、灌酒等酒桌文化,却让中国酒文化被扭曲,酒给人带来快乐的本真被“雪藏”。
今天,新生代消费者文化自信已然觉醒,开始向往回归饮酒的浪漫与优雅,饮酒与快乐的本质性关联被重拾。知名酒业媒体“糖酒快讯”对年轻人的调查中,“悦己”,“好喝微醺不易醉”,成了年轻人期待的关键词。
在“悦己”潮中,时代开始给予中低度酒更多的机会。
关于高中低度酒,较公认的划分方法:20度以下为低度酒,20-40度为中度酒,40度以上为高度酒。目前市场上很多品牌如RIO、梅见等在低度酒赛道风生水起。但在大众眼里,低度酒更偏向一种低度潮饮、酒精饮料,所以酒感欠缺,对于真正想要喝“酒”的人,吸引力还是不够。而高度酒因为口感辣烈,对身体负担较重,以及自带的“酒桌文化”属性,让新时代消费者逐渐“逃离”。
疫情催化了健康意识的提升,即使是高度酒“老炮”,也开始忌惮高度酒对身体带来的负担,寻求“既有酒感,又轻压力”的酒。对比之下,唯有中度酒能够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微醺需求,又不会带来传统高度酒的多重压力,也不会被吐槽“没酒感”。
中度酒,源自中国的“中庸之道”,或将成为酒行业新的风口。
目前,中度酒赛道还是一片蓝海,几乎是空白赛道。在天猫搜索“中度酒”,出现的第一个品牌是009酃酒。研究后发现,009首创28度中度糯米酒,凭借对未来的敏锐捕捉,在贴合中国人体质、丰沛酒感等方面,找到了新的风味支点,在中度酒赛道上建立了新的可行路标。
真正的话语权永远在消费者手里。低度酒、中度酒、高度酒,到底消费者需要一瓶怎样的酒?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