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药材,就不得不提大盘山。地处浙中的大盘山,是群山之祖,诸水之源,自古有“大盘山脉连九州、水系通五县”之说,是括苍山、天台山、会稽山、四明山的主要发脉处,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四大水系主要支流的重要发源地。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境内,于2002年7月由国务院正式发文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5月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保护区总面积4558公顷,涉及安文、新渥、大盘、双峰、盘峰等5个乡镇(街道)26个村社。
据了解,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唯一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教处俞叶飞介绍,大盘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大量珍稀药用植物和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有着“江南药谷”的美誉。“进入大盘山的怀抱,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中药材的香气。”
浙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调查表明,大盘山分布着药用植物1219种,占全省药用植物的68%,载入国家药典的有258种,收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的有326种,其中保护区内重要道地大宗药材野生种质资源有野生白术、元胡、玉竹、太子参、浙玄参等。区内分布较多的古老属种及孑遗植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天台鹅耳枥、香果树等27种,还有七子花、华顶杜鹃、云杜鹃等保存完好、规模较大为国内极为罕见的群落,其中七子花种群被专家确认为“世界七子花分布中心”。
随着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的深入,发现新种15个,其中不乏以磐安地区为模式标本产地命名的植物,如大盘山榧、大盘山忍冬、磐安樱等。近年来,磐安按照“坚持保护为先、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探索保护与发展共赢之路,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药材课题研究、科普宣教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保护的基础上,大盘山的丰富资源也为磐安人民带来了福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钟灵毓秀的大盘山,中药材产业成了磐安历史最久、基础最实的传统特色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8万亩,种植户4.8万户,从业人员6.8万人,药农靠着中药材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药材种植养育了一方药农,也盘活了一方经济。以一方制药、康恩贝等为龙头的一批中药制药、配方颗粒、饮片加工企业落地江南药镇,推动了中药产业集聚发展。
如今,中药材已成为磐安重要的富民产业,而大盘山依然恬淡自如,滋养着药乡磐安,讲述着磐安中药材本源之道的美丽故事。(文/陈穆妍;图/磐安县融媒体中心、磐安新城开发建设中心、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