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为期12天的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在本届大运会上,中国派出由700余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全部18个大项的角逐,实现“满项报名”。最终,中国大运会体育代表团以103金40银35铜的成绩,成为大运会历史上第二个在一届大运会上金牌总数破百的国家,并以截至本届545枚的金牌总数,超越美国成为大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总数最多的国家。大运会作为世界级的体育盛事,不仅仅是一场短暂的运动竞赛,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机遇,而成都就在本届大运会中,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展示了其发展潜力和魅力。同时,盛事还为成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满足大运会的需求,成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体育场馆、运动训练中心、交通网络等。这些新建和改进的设施将为城市未来的体育、文化和娱乐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
作为大运会比赛场馆之一,双流体育中心于2008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双流新城区重要标志性建筑,场馆占地234亩,总建筑面积3.75万㎡,是一座集体育场、体育馆、训练场、训练馆、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五人制足球场、门球场、健身房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体育场馆,成都大运会结束后,比赛场馆的作用还将延续。据了解,双流体育中心、现代五项赛事中心将借助赛区优势,推进业态转型升级,对市民开放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等运动项目,并根据季节和节庆开展集市、儿童体验、露营、路跑等活动,满足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多样化需求。
对于未来如何将大运会期间用于比赛的场馆和基础设施,转化为一个长期受益的资源,我们邀请到了成都双流体育产业平台公司副总经理于健先生向我们解答。
关于赛后场馆的使用,于健向我们回答道:“其实我们在大运会之前就做了很多思考,包括对整个场地的硬件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这些硬件设施在大运会之后也都会向市民开放。室外场地已于8月16日正式开放,8月21日后,全部对外开放,将给市民朋友们带来非常好的运动体验。同时,我们公司承办的大运项目有田径、羽毛球、水球、射箭,在大运之后,我们就开启了大运研学活动,目的是让每个市民都能体验大运的赛道,体验冠军之路。借助大运会全民运动的氛围,我们还将举办夏令营、冬令营,以及大运相关的户外场地活动,开展一系列的赛事。而且在9月份我们将开始恢复文化活动,比如演唱会、文艺汇演等等。所以在下半年我们整个文化体育赛事的档期还是比较满的,能够为市民朋友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除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大运还给我们留下了文化、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宝贵财富。这些遗产将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持久的价值和影响力。
“大运会是西部第一次世界级体育赛事,它对整个城市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国家一共举办过三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次是北京,一次是深圳,还有就是本次的第31届成都大运会。纵观这三次举办盛会来看,都对城市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这次大运会也定义为主场外交,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观众聚集的平台,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多元化,这些文化元素将留下深远的影响,促进城市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提升了整个城市在国际的知名度。还有就是大运之后对于年轻人和青少年关于爱国情怀的激发,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大运会比赛期间,只要我们的国旗升起的时候,场地内无论是观众还是工作人员,或者是保洁保安,大家都站得笔直的看向国旗,没有一个人有任何的走动。现场的观众大概有30%都是青少年,我相信这些举动都能够深远的影响他们。”于健先生介绍,在大运会的背后,还隐藏着一项重要的遗产效应,它激励着下一代对体育的热爱并为他们的成长铺平道路,这种遗产不仅仅是城市的骄傲,更是培养未来冠军的催化剂。
他说:“整个大运会相当于是把成都体育运动的氛围带向了一个高度,对下一代关于体育竞技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大运会之后有很多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或者是一些协会找到我们,想把训练队和训练场放到我们场馆,如果这些高水平的训练队和教练能来到成都,那对我们整个青少年的体育教育、体育培养,或者普及运动体育知识,都有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还会引入许多青少年喜欢的运动,比如板式网球、匹克球这些新型运动,增加趣味性,也增加孩子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事,大运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他们在观赛之余还有机会游览城市的名胜古迹、体验当地文化,为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作为举办城市的一部分,成都市民们积极参与和支持大运会,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团结的社区氛围,激发了大家的团结和凝聚力。
大运会遗产效应不仅仅是一场盛会的结束,还是它对城市、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的长期投资。通过激发城市的繁荣和培养下一代,大运会遗产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带来持久的影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