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王青彦(扎西尼玛),藏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国画院副院长、陇南市美术馆名誉馆长、陇南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兰州城市学院客座教授、陇南师专特聘教授、民盟陇南市西狭书法院院长,享受政府津贴。
《藏汉文·扎西德勒》96cm×96cm
翰墨寄人生
——谈王青彦的书法创作
文/王登渤
王青彦要出书法作品集,这是他从艺之路的一个总结与回望。嘱余作序,欣然应允。
王青彦的书法之路是一条人生的修行之路。他在这条漫长的修行路上,感悟人生,用书法艺术来安顿心灵,通过笔墨呈现出畅然的人生。
《王维·桃源行》40cm×160cm
王青彦是目前甘肃唯一的一位藏族书法家协会会员,这个少数民族身份似乎成了他在甘肃书坛存在的标签,但是要了解王青彦的书法世界,还须撇开这个标签,从他青少年成长和整个书法研习道路中去考察,能比较全面地呈现出其书法存在的价值。青彦出生在陇南文县梨坪乡一个偏僻的藏族村寨,他的父亲是当地四个藏族自然村中唯一的一位读书人,所以他的家庭既有藏族的文化传承,也有学习汉文化的良好氛围。
《当代诗人司跃宁诗》136cm×68cm
王青彦的大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家乡唯一的师范生,并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他在父亲和大哥的熏陶下,从小就开始学写毛笔字。王青彦将书法作为人生的追求,则始于高考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踏进大学之门。这一变故,将王青彦抛掷到一个无奈的绝境中。面对这种境遇,他苦苦思索人生的出路,在绝境中书法为他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于是他选择了书法作为人生的寄托,之后不论境遇如何变换,他像苦行僧一样行走在这条道路上,并获得成功,实现了人生追求。
《书以功深能跋扈 画因兴到见纷披》136cm×34cm×2
只要翻一下中国书法史,就会发现每个时代书法与这个时代精神气质和审美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个中国书法风格史就是由不同时代审美转向而形成书风序列的。每位能留名于书史的书法家,必然是这个时代书风的代表人物。所以书法家必须在传统基础上,立足于所处的当下,以“不薄古人爱今人”的态度,进行书法的创作,才能有所为,才能有所成。书法艺术延续到今天,所依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完全不同于古代。书法面临着当代转型的问题,也就是必须对这门传统的艺术在继承基础上做出时代表达。王青彦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上非常清楚这点,他将当代书法创作中的书风流变置于整个书法风格史中去考察,再从古人的经典名帖中寻找适合自己性情和审美追求的渊源支撑,来塑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书法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陶渊明·归去来兮》178cm×48cm×4
高考之后,王青彦发现自己的书法学习还处在写字的层面上,这不是一条正道,如果要在书法有所成就,就必须上升到艺术的层面,这不仅需要技法训练方式的转变,更需要观念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最好的途径就是接受系统的专业学习。于是他负笈南下,求学于无锡师专。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不但提升了书法的技术和理论水平,而且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创作的坐标。他选择了走帖派书法这条路,并将行、草书作为创作的主要书体。于是他以法二王为取法的核心,兼及唐宋诸家。通过对二王及唐人学习来构建自己的书法语言基石,从黄山谷草书中领悟如何将理性和感性完美结合起来,在严谨的法度之中如何让情感得到彻底的释放。通过研习苏东坡书法来参悟人生和艺术的真谛。王青彦在书法创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立足于传统,汲取今人的笔墨情趣,逐渐形成了质朴而不失清雅的书风。
《王羲之·兰亭序临摹》178cm×48cm
欣赏王青彦的行、草书作品,能感受到丰富的情感流露。这首先源于他始终将书法研习的过程看作人生修行的过程,故而能将“技”与“道”融为一体。在宋代以前的书论中,论及用笔、用墨、结字和章法时,并非纯技巧的描述,而是在技巧的检阅中承载着古人对宇宙人生的理解。所以,要将“技”“道”合二为一,不仅需要长期的技术锤炼和理论提升,更需要将人生实践感悟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理解的高度上。其次是王青彦通过长期的技法锤炼,自己能熟练驾驭的书法语言。观其作品点画,大胆落笔,中锋、侧锋因势而生,在尽情挥运中又有精微呈现,加上用墨的丰富变化,作品具有了氤氲之气,流动着一种生命活力。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78cm×96cm
王青彦通过书法艺术实现了他的人生追求,在书法创作上获得了成功。但是,对一个将书法研习视作人生修行的人,目前的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还需继续沿着来时之路,在艺术之路上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行。
是为序。
(作者系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王维诗一首》178cm×96cm
王青彦:奔流之河
文/老盖
每每想到、看到王青彦,脑子里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是这样的:
从一扇门出去,我们能走多远?
这句话其实主要针对的是他的书法;虽然他在书法上取得的骄傲成绩与出身并没有直接联系,但王青彦出身于藏族,并在二十多岁之前,一直栖居在高险、狭仄的秦岭深处,确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这一信息暗含的深层疑问是: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下,一个平常的藏族孩子王青彦如何走出峡谷?
《李白·将进酒》240cm×60cm×4
如果是河流,它会天然具备一定的能量,而后又会在流动中吸纳涧溪水流和天上的落水,凭借自身积蓄的动能,最后冲破岩隙、拓宽峡谷,汹涌而出。
而人毕竟不是河流。毫无背景可以依托的王青彦,更不是这样的河流。
虽然他一直不承认,但王青彦肯定有天赋;这其实就像河流发源肇始就具备活力一样,在后来的生涯里,他对相当于外语一样的汉语言的掌握和熟练运用,他书写中对节奏和韵致的把控,以及他近乎强迫症一样对于书法各要素线条、笔墨、构架、法度等严酷苛求,都无可质疑地显示了这一点:处于传统的汉藏文化融合圈,携带和浸润于汉藏双重文化基因的王青彦,是天赐的骄子。
《现代·席慕容诗·初相遇》46cm×152cm×4
“我是幸运的人,因为我哥哥写得一手好字。然后,我很偶然、很幸运地看到了无锡书法学校的招生信息,并成了这个第一所、甚至那些年里唯一一所书法专科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王青彦说。
“从那里,我知道了书法这个词;原来,我一直就只知道我喜欢的事叫写字。”王青彦又说。
《画阁凌烟高标回日 金台论士紫府藏书》136cm×34cm×2
王青彦说,那一瞬间,自己的心门忽然打开,同时又是撞开了世界之门的奇迹时刻。而我愿意把它称作地下水涌出地表、开始汩汩流淌的那一个原点。
而后,地上的所有水流,自然就会注入王青彦这条河。那是王青彦最痛快、最得意的练习起飞、振翅和滑翔的时期:自然首先是王羲之时代的先圣,而后是唐宋时期颜柳欧褚诸圣手和苏黄米蔡等高峰,和元明清直到近现代的杰作佳构,再后,是向前、向更广度的追溯,甲骨钟鼎、汉简残纸,真草隶篆以及更杂更广的领域。
《杜甫·秦州杂诗》136cm×68cm
法度。王青彦格外强调对法度的学习、掌握和感悟。形神兼备,或者说风格大成,都必须立足于法度的前提。“我用了大半辈子时间悟到的就是这个概念;甚至到现在,我也依然还在领悟中。”
但我一直比较害怕王青彦所重视的“法度”概念,这一点和我对传承这一概念的担心极其相似。当今,中国的书法界,尤其是书法爱好者似乎一直沉陷在临摹、学习的状态中,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法度、规矩才极其明确、明显,甚至是至高无上地被悬在天顶,成为一个不能逾越、也不敢逾越的极限,像很多文化遗产只敢去继承而不能传下去一样。
《李白·王右军》178cm×96cm
对于我来说,艺术是一项创造的活动。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创”。创,需要破,需要撕开、挤破、从紧闭的空间中开凿出陌生的路,而后,在高度的、持续的探求与实践中,再造出新的元素和体系。
否则,就只是端着祖宗衣钵讨饭的匠人;即便再认真、再精细、再努力,也依然只是固守陈规的艺术乞丐,而不是能把文脉之河拓宽、加深、丰厚并强有力地推动向未来的艺术家。
《节录古书论几则》136cm×34cm×4
王青彦说:废话,当然是要在法度基础上,做自己的艺术。
王青彦要做的“自己的艺术”,其实也得力于他作为一个藏族文化人的身份。藏文化近乎本能和天然地关注于自然万物的观察与体悟,这似乎先天就注入到王青彦躯体中,和中国汉字诞生于对万物的观察和体会正相吻合;或者说,是他基因里的因子和汉字的因子倏然遇合,从而造就了他书法的灵性与风格。
绝大多数关于王青彦的评述,都谈到了他的书法艺术最鲜明的特征:
“他的创作实践证明,他具有相对完整的书法经典语言体系的深入体验与运用。”
《绿水秋风弄明月 羔羊美酒惠宾朋》136cm×34cm×2
王青彦行书“保证了书法语言的纯正与精美”。
关于其神韵,众多论者都指出了王青彦书法的情感性和创造性力量:“在书法审美上,他能密切关注书法展览所赋予的时代意识与时代观念,并用书法语言进行和谐与自然的表现,保证了作品充满着强烈的表现性。”
这关于王青彦审美风格的论述,正指出了他忠于守法、执法,同时又匠心独运、破法、立法的创造之路。
那条挤破了峡谷岩隙的溪水,终于成为浩荡的河流。
但还是需要回答那个问题:从一扇门出去,我们能走多远?
《林稹·冷泉亭》68cm×68cm
王青彦说,这个问题不严谨,或者说,它的含义还需要做更多的剖析。比如,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一、我们能走哪个方向?二、我们能走到哪里?
他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可以走任何一个方向;但当然,对于他来说,他只选了书法这个方向,并且只能、只愿、只爱走书法的道路。
因为,书法就是一种信仰。他说,而后倔强和近乎于固执地重复到:我唯一的信仰。
第二个问题,王青彦近乎一直沉默。再三追问,他无奈的说:我不知道、不清楚。
《朱熹·春日》100cm×50cm
但我知道,我能继续走。他同样仿佛信徒一样倔强地说。
像河一样,越流越宽?越流越长?我问。
嗯!王青彦回答;接下来,他严肃地提醒我说:不过要永远清醒地知道,河流前面,是比它壮阔和浩渺的大海。
你要奔流的目标是大海。但海在哪里?怎么奔流过去?我问。
王青彦神神秘秘的笑笑,引了一句很有名的对联中的话,说: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老盖,2020年12月13日,重庆
(老盖,本名王怀钦,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辑,作家)
《榜书·寿》136cm×68cm
甘肃省陇南市五A级景区名《官鹅沟》136cm×68cm
《徐铉·步虚词》33cm×66cm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乐在千门万户中 金秋十月双同庆 花团锦簇喜乐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