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国际医学成果转化训练营的第一期课程来到了实训环节。通过前期对科技成果转化框架性概念性的课程培训,这一次学员们带着对自身业务现状的思考和具体临床需求,临床医生、医疗机构成果转化专员(技术经理人)、工程师、大企业、投资机构代表等产业链各角色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临床医学成果转化中的“真伪需求”的问题。
有需求 = “刀刃”需求?
临床上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临床需求”是医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关键,临床医生是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第一发现者。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会长唐民皓在课程中指出:“从临床试验登记的信息数据来看,当前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显著,但是同质化比较明显。”站在科技创新的发展上,产业端应避开不具备足够“临床价值”的“伪”需求,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资源集中在能产生更大社会效益的真实临床所需的技术研发上才能发挥最大的科技创新力,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和产业端共同融合发展和面对。
上海国际医学技术转化创新中心聚焦于挖掘临床医学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供需对接。第一期医学成果转化训练营的学员们,也都带着大量临床上发现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知识产权来参训。围绕这些需求,上海国际医学技术转化创新中心带着学员与工程师、企业家、研究学者、投资者不断碰撞,验证需求与创新概念的转化可行性。
好想法 = “爆款”产品?
来自中山医院的陈俊仰研究员发现,做一次心超,患者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容易耽误病情,而限制心超检测患者效率的“结症”,在于检测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翻身”。
针对这个需求,他发明了一个医疗器械,显著提高了临床效率:“我们实验下来,平均每次翻身都能节省5分钟时间,还省力,一个临床医一天20到30个患者,省下来的时间和体力,就能关照到更多的患者,做更多事情。”
然而这样的一个根据临床“刀刃”需求的发明专利,能被转化吗?现场的器械工程师分析后指出:首先,产品要“产”,如果成果材料成本太高,最终市场定价就压不下来,除非有强大的技术壁垒,否则市场很难为定价过高的产品买单;其次作为一个单一产品,他的市场较为单薄,很难成为爆款产品,以单一产品线支撑起一家科技公司的独立运营,最好考虑和做检测仪器的商家合作,搭配售卖。
现场转化导师真诚地表示:“这个产品在临床中具有有效性,是个很好的idea,但需要再多考虑如何产品化、商品化。”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金玲老师也深有感慨:“我以前更多关注我的想法能不能解决问题,再拿有效的想法去申请专利。但具体我的想法要怎么落地成一个产品、之后的路径要怎么走,我没有实际去跑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希望通过这次实操培训,我能掌握真正把一个专利转化成功的能力。”
好产品 = “广阔”市场?
当验证了有效性和安全性,“产品”就大概率会进入市场,接受消费者的检验。
“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我这个产品作为产品,他的未来市场在哪里。”金玲老师立刻将课程中的观点,联系到了自己手头的项目:“我的鼻喷雾既可以to B也可以to C,选择C端起步还是B端就成了很重要的战略问题。”
不同的市场对市场准入的要求不同,选不对市场定位的企业要承担很高的成本压力和风险,一旦跑不通商业路径,就容易倒在科技研发到初建过程中的’死亡之谷‘里。“总之,要如何选择方向,进入更大更合适的市场,得通盘考虑才行。”金玲老师总结说。
将视线聚焦到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准入和监管改革等相关政策,也是“产品”转化中商业化的重要推力——政策也总是按照风险程度分类产品,并支持好想法、好产品进行商业化的。
从一个好想法,到一个好产品,再到一个好商品,每走一步都是一次对需求真实性的拷问,我解决的是“刀刃”需求吗?我的产品能被市场买单吗?我的项目在合适的市场吗?
每一个临床医学成果都必须经过这个去伪求真的“漏斗模型”。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模糊的核心痛点变清晰,更多的解决方法被聚集,更多人的智慧投入其中,集人之力,把一块原石打磨成美玉。
把一个好想法,孵化成一个好产品,最终铺开打通包装成一个好商品,为社会和这个环节中的每一环都带去良好效益,就是一个优秀技术经理人作为“合伙人”给到的“陪伴”。
通过国际医学成果转化训练营的优质课程,一批批优秀的临床医学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茁壮成长。国际医学成果转化训练营课程井然有序推进中,将以更优质的课程、更精妙的课程设计,为学员们带来更多干货、更多收获。
InnoMatch全球供需对接平台旨在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解决企业创新需求,以数字科技打造技术、人才、服务、资本融合匹配的创新生态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双向快车道,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供需对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