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变革之路充满挑战,但也蕴藏着机遇。作为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实务型金融专家,易先学在金融界打拼20多年,从基层做起,担任过多家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高管。
十几年来,易先学一直探寻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路径,对于信贷货币及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相关话题有着深刻的理解。采访金融界资深专家易先学,分享他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变革的观点和建议。本文为专访易先学系列报道第一篇,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近日,央行公布金融数据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余额278.62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余额133.08万亿;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余额230.58万亿,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余额约77万亿元。那么,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真的很有钱吗?这么多的存款财富是从哪里来的?银行信贷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商业银行现有经营理念和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就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易先学。
易先学,在金融界打拼20多年,从基层做起,担任过多家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高管。十几年来,一直探寻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作为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实务型金融专家,易先学对于信贷货币及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记者:前些年,中国消费者占据了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中国住户和企业存款继续大幅增加,存款规模巨大。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中国老百姓和企业很有钱?
易先学:仅从统计数据看,中国老百姓和企业似乎很有钱。但是很不幸,这不是真相,或者说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和企业其实都没钱,只有搞清事实真相,才能制定正确对策。而要说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决一个社会长期存在的认识误区问题:即商业银行发放给企业和个人的信贷资金(也即“派生存款”)是从哪里来的?
2006年以来,我在很多场合问这个问题,我最近还主要针对金融同业人员通过调查问卷在微信群里做过调查,但到目前为止,包括商业银行的财会经理、信贷会计、支行行长、总行的会计部门负责人及至总行有关业务领导,绝大多数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来源于银行吸收的公众存款,借款或自有资金”,这一认知根深蒂固,只有极少数人认为不来源于客户存款,或是贷款派生的,但仍然认为与客户存款有直接的关系。
显然,这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对的!
记者:那银行贷款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
易先学:是商业银行通过复式借贷记账方式创造的,请注意,是“凭空创造”,与银行吸收的客户存款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不是客户存款或借款“派生的”!银行发放贷款时的记账科目非常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所有借贷中,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最特殊的,特殊性在于:其他借贷机构(如小贷公司)借贷的发生都是“既有资金”从出借人账户“转”到借款人账户,是“存量资金”在借贷双方账户的“一增一减”,而商业银行给予企业或个人发放的贷款则是商业银行通过复式借贷记账在借款人的存款账户和贷款账户进行“同增”记账,从而实现“信贷货币”的“创造”。而“转移”和“创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然,银行并不能无限制地创造存款,要受到银行资本金多少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
记者:就是说,现在的存款中,要剔除掉贷款后,才是中国老百姓和企业真正拥有的存款财富?
易先学:是的。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要去掉230.58万亿贷款创造的存款,才是全社会的净人民币存款财富,即48万亿;住户的133.08万亿人民币存款,也要去掉约77万亿的贷款,才是住户的净存款财富,即56万亿。这时,您会发现财政和企业等机构法人不仅总体没钱,还净欠贷款8万亿。
可见,不仅政府、企业和住户普遍没钱,并且,从数据看,大量新增住户存款是由对公贷款转化而来,这是否是储蓄/对公存款因分类考核而在空转套利?值得关注。
记者:那银行的人基本都是很专业的,怎么会有这种普遍的误解呢?
易先学:首先,我们学的教科书将这个信贷资金称之为“派生存款”,这从字面上已给人满满的歧义和误解,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个定义很不准确;其次,《商业银行法》中关于“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企业法人”,也让人误以为银行只有吸收了存款才有钱去发放贷款,银行依靠存贷利差赚钱;最重要的,“75%的存贷比”监管指标(即银行能发放的贷款总额与吸收存款的比值)一直强化了大家的这一认知。所以,长期以来,银行经营管理者们普遍认为银行把客户存款的一部分缴了准备金,大部分拿去发放了贷款,从而形成“派生存款”,没有客户存款,就没有钱发放贷款。
如果您去百度百科查询派生存款或信贷资金来源,百科会告诉您:“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创造的存款”,这个答案虽然说对了“贷款创造了存款”,但对于贷款创造存款的解释又是错误的,又成了是现有的存款“转移”或“派生”出了贷款,并没有把银行吸收的存款与其发放贷款之间的真实关系说清楚。并且,购买有价证券是投资行为,并不能创造所谓的“派生存款”。
记者:这么说,“一个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银行“拉存款”就是为了满足存贷比监管指标?且拉来的存款既不放贷,还要支付存款利息,银行不是赔大了?
易先学:从银行绝大多数人认知的角度,银行“拉存款、做存款”就是为了满足这个指标。虽然存贷款考核这个硬性监管指标在2015年10月就被依法取消了,但监管部门还是作为流动性监测指标进行窗口指导,客观上也没有消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们对“派生存款”根深蒂固的误解,自然也没有引起大家对银行现在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当然,银行拉存款虽然不是用于放贷,但还是有助于信贷资金跨行清算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做直接投资,实现投资收益,比如购买国债等。但是,投资和贷款不是一回事,投资就要用到客户的存款,所以,从流动性监测的角度,更应该设计的监管指标是“存投比”(投资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值)。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影响的也是“存投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的是银行投资科目的资金来源,而投资增加,在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下,银行能够发放给企业的贷款反而下降。
记者:那么商业银行“拉存款、做存款”这些行为是不是有问题呢?
易先学:肯定有问题,不仅是有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
您想想,中国商业银行都成立40多年了,“存贷比”指标从法律上也已经取消8年了,整个银行业基本还在“只有先拉客户存款,才能有钱发放贷款”的认知下制定经营政策,并且这一理念根深蒂固。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问题就在于:
首先,信贷资金既然是创造的,必然对老百姓的存款财富具有稀释作用,贷款发放越多,老百姓的货币就越贬值,而货币贬值、物价上升又客观上要求存款利率走高,形成恶性循环。信贷货币该怎么管理才能既可以少发放,又能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和经营周转需要,并能有效降低社会债务成本和金融杠杆,这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其次,银行因这个认识误区而以贷引存、降低名义贷款利率换取存款、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虚开票据吸收保证金存款、以智能存款、大额存单等存单质押套利开票吸收存款等等“做存款、做贷款”的行为相当普遍,甚至为了增加存款而降低贷款风控标准,高企的存款利息加存款费用自然又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越是小银行越是为存款所困,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在“存款立行,靠吃存贷利差赚钱”经营思想指导下,银行必然会把存款利息和拉存款的营销成本转移给贷款客户,这不仅是“融资贵”的根源所在,对贷款企业很不公平,进而伤害经济,也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加重财政赤字。
目前的230万亿贷款,按加权平均利率4.5%计算,一年的利息是10.35万亿,全部330万亿债务一年的利息也是14.85万亿,这还是显性的债务成本,还有多少难以统计的附加成本?尽管近些年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一直在下降,但总利息负担估计已接近甚至超过了2022年17万亿的税负水平。如果利率因此降低一个百分点,则可为企业减负2.3~3.3万亿的债务利息。
第四,较高的存款利率和存款奖励政策对另外20%的有钱人却构成实实在在的资产红利,这不仅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并非常不利于民间投资和消费,也不利于国家想盘活存量资产、将矿山等地方国有资产进行证券化融资以促进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行。
第五,银行把大量精力、费用和人力花费在存款上,自然会削弱其经营贷款的能力及对实体企业应有的支持力度,对新一轮经济换挡提速发展也明显缺乏支撑力度。“拉存款、做存款”导致的存款来回搬家,不仅增加社会成本,还可能滋生腐败问题,应该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总之,商业银行基于“只有吸收存款才能有钱发放贷款”认知下的经营管理理念都已不再符合新时代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并已对经济、财政和金融安全构成伤害。希望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就此展开广泛讨论,尽快统一思想,调整有关政策,促使商业银行把“科学运用信用中介职能、切实支持实体经济”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在新认知、新理念、新技术的支持下,深度探索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新模式。
记者:这么大的问题,监管部门和金融专家们不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出来呢?
易先学:我相信,监管部门、金融专家和大多数银行家都明白“派生存款”是怎么创造的,但他们应该不知道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们对此普遍存在的误解,或者说:
一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来一直延用的经营理念和监管规则,很难有人怀疑“存款立行”“拉存款”“有了存款去发放贷款”这些经营理念和行为会有什么不妥,自然也不会深究其对企业、财政、经济和金融安全会有什么伤害。
二是,即使有人意识到了这些伤害,也很难有人系统性地想清楚该对信贷货币进行怎样特殊管理,以及对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经营管理模式、风控模式该怎样变革等等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并且,他们也不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对实现这些改革缺少系统性的实操感知。而要改变这些,似乎又是一个非常系统的改革,实践要求非常高,不仅是商业银行的认识要改变,监管部门也要认识到。
三是,在金融创新上,我们总学习国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而国外银行似乎也没有类似成熟的经营和监管模式供参考。
总之,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转变和变革,不仅要有自下而上的思考、实务操作与体验,还要有从上而下的理论和政策支持,问题就难在这里。
记者:最后,听说您研究探索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很多年了,有什么感触可以分享吗?
易先学:确实,快二十年了,我一直在研究、探索和实践这一课题。我在多家银行、交易所、金融科技公司工作过,其间在二十来家银行推广过,并在银行、交易所和金融科技公司探索实践过,直到目前,仍然希望能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去推动。总的感受是: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有多难!但从我的探索和实践看,不是难在如何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上,而是难在改变认知、改变观念、并形成共识、进而形成金融服务和管理模式创新上。但我坚信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变革必将到来!这是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决定的,也是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新经济一定需要高质量发展的新金融。希望有机会继续分享我的探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