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化收集和处理餐厨垃圾,遏制餐厨垃圾进入养殖业和餐饮业,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西昌市新建了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已于2022年1月投产试运行,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全市餐厨垃圾约17000吨。
那么,
统一收运过来的餐厨垃圾
在这里将会如何处理?
最终如何“变废为宝”?
带着这些问题,
让我们走进西昌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一探究竟。
全自动化处理 高科技变废为宝
西昌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位于钒钛产业园区循环产业园A区,占地面积23.59亩。项目实施机构为西昌市城市管理局,由西昌市中工城投环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
所有餐厨垃圾来到处理厂会经过:“餐厨垃圾收料——大物质分选——制浆分选——除砂——浆料加热——油脂回收与提纯——中温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废渣处置和污水处置”这一系列流程,最终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每天早上,餐厨垃圾收集车都会按时来到处理厂,进入预处理车间的卸料大厅,将满载的餐厨垃圾卸入料斗。由于垃圾进场“时间窗口”窄,处理厂在接收料斗底部设置了双螺旋出料机,通过一定的挤压作用来实现物料快速周转;同时设计有电流监测,当遇到大型异物时,能够自动实现反转,让物料顺利通过,确保整个处理工作稳定进行。
在如何高效除杂上,处理厂也有自己的妙招。在大物质分选阶段使用吸收国内外成熟技术改造的机器,可实现主动筛分垃圾中的大件杂物,效果颇好。全自动的“除砂除渣”技术、高能源转化率的CSTR厌氧技术等,都保障了在餐厨垃圾处理资源化过程中的高质、高量、高速运作。
在作为整个餐厨垃圾处理厂“心脏”的中控室,可以看到整个垃圾处理的生产流程,并进行有效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大大减少了人工的需求,提升了处理厂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保证了整个作业过程的高效运行。
保证绿色生产 无害化处理过程
走进厂区,综合楼、预处理车间等功能区域分布其中,偌大的厂区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漫步其中,几乎闻不到一丝异味。
运来的餐厨垃圾,在自动处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臭气污染,为了将污染降至最小,处理厂加强了对卸料区域和料斗的强制换气,同时对预处理车间进行封闭式设计,让室内形成负压,防止臭气外逸。收集的臭气通过化学洗涤等方式有效处理后才会排放。
同时,为了防止处理厂污水、废水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处理厂还专门建立了污水集中收集系统。对产生的各类污水、废水进行深化处理,达到排水标准后再统一排放。
为有效降低设施设备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厂区选用符合国家噪音控制标准的机器设备,将主要噪声设施设备置于厂房内,其他设施设备产生的噪音通过减震、隔音、吸音等措施控制,确保符合噪声排放标准要求。
多措并举,各点突破。西昌市餐厨垃圾处理厂构建出一个环境友好的综合性处理基地,为长久提供餐厨垃圾处理服务打好基础。
点“泔”成金 完成资源化利用
西昌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是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环保工程,是凉山州推进餐厨垃圾处置规范化、科学化的标杆项目。
项目通过提取餐厨垃圾中的废弃食用油脂,经提纯后可销售至国内的化工厂作化工原料使用,也可远销欧洲市场,作为生物柴油添加剂使用;同时对餐厨垃圾破碎浆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生产热源自用,实现节能减排、减碳的目的。
从2022年1月投产至今,处理厂共生产工业级粗油脂约1200吨,生产沼气约70万Nm³,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7万吨,2022年年产值1627.11万元。
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通过对餐厨垃圾进行规范化收集运输,从而不断改善市容环境卫生,解决市民关心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和生活环境卫生问题,既有效提高了公众满意度,又提升了西昌的城市形象,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升西昌地区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中工城投环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马捷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在西昌市委市政府和西昌市城管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体现央企担当,发挥技术优势,确保厂区安全稳定运营,争取早日启动项目二期工程,彻底解决餐厨垃圾不规范处置导致的市民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问题,持续为西昌市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