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廖增太:健全电解水制氢产业政策支持,加快推动绿氢发展

2023-03-10 16:00:44     来源:

实现“双碳”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两会期间,“绿色低碳”话题讨论热烈,不少代表委员围绕清洁能源建言献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其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就“健全电解水制氢产业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双碳”先行,“氢”向未来

氢能源被誉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清洁低碳属性和跨界应用潜力,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按照目前各国制定的氢能发展政策,到2030年全球氢气需求有望持续上涨,并突破1.3亿吨。

随着氢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在“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行业提出了“绿色制氢”的挑战,而电解水制氢是现阶段工业化应用制氢技术中,最接近零碳排放的。

据《中国电解水制氢市场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29年)》显示,我国煤制氢规模占我国制氢总量的40%,工业副产氢占32%,而电解水制氢仅占制氢总量的4%,电解水制氢产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廖增太看来,电解水制氢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稳定等优点。“其中碱性电解水技术最为成熟,已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随着绿电成本的持续降低,叠加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大型化与规模化,绿氢将有可能实现化石能源制氢的平价替代,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条件。”

“绿电”制“绿氢”,氢能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阶段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量占电网总电量的比例限制在15%,余电必须就地消纳。作为清洁高效的储能方式,绿电制氢是必由之路。”廖增太认为,“绿电”和“绿氢”是互利共赢的,“发展绿氢产业既能充分利用风光资源,解决弃风、弃光的问题,又能满足化工行业对绿氢的大量需求,解决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高碳排的问题。”

电解制氢及下游合成氨、合成甲醇均属于化工过程,需要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氢气输送。然而,风电、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的特点,会导致化工生产危险性增加、成本提升。因此,绿电供应的间歇性和氢气需求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制约绿氢发展的主要问题。

对此,廖增太建议国家出台针对绿氢发展的电力支持政策,以电网作为补充和调节,实现绿电制氢的连续化,同时为了满足绿氢连续化供应的经济性需要。他提出:“绿电年发电规模大于或等于制氢年电力需求,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当风电、光伏发电量高于制氢所需电量时,超出部分的电量上网“储存”,当发电量低于制氢所需电量时,不足部分由电网“储存”电量补充,电网公司收取相对合理的服务费。”

此外,廖增太还建议:“为推动绿氢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议合理有序推进化工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发挥碳排放配额作为减碳调控工具的作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猜你喜欢

加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用友打造高性能时序数据库
松山棉店品牌全新升级,赋能内衣消费新体验!
官宣!照明行业翘楚携重磅演讲 齐聚深圳
熊猫口腔专家面对面·口腔健康知识公益宣讲讲座成功举办
桥田智能获吉利厚同资本、哇牛资本联合战略投资
58同城、赶集直招数据:餐饮业复苏开启“人才争夺战”,薪资待遇备受求职者关注
DFRobot推出Gravity: SCI采集模块 您不可或缺的数据采集利器
成都高新区开展工伤保险政策法规、安全宣讲“进学校”活动
倍轻松精准把握健康市场需求 以创新产品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消毒是个技术活儿?老板消毒柜专研PD光动力科技引领新消毒时代
广灵县:培育壶泉e镇 壮大主导产业——广灵小米
皓尔口腔健康关爱行动13万人次受益
宜宾叙州:持续赋能 百余名宣传干部集中“充电”
吉林省福彩“益起来·关爱她”女神节公益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世界商人网出席在国外履行职责的俄罗斯人纪念日活动
“数智化 让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成长型企业商业创新峰会在南京召开
易点云以服务为基,以科技赋能,切实提升客户办公IT体验
星赛生物推出新型FlowRACS,极大提升活体免标记单细胞代谢功能检测效率
青岛首大医院:个性化诊疗方案
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银行理财迈入稳健发展、加快转型和创新的新阶段
传承国粹 创新艾灸 巧艾堂努力打造国际艾灸养生品牌
焕新而生,重装启航︱2023福州工博会盛大启幕
两会专题 |睿智医药董事长兼CEO曾宪维:练好“内功”,聚焦CXO“长坡厚雪”式发展
走进工行“亚运驿站” 聆听亚运声音
猫人“春夏攻势”发动,新代言人和新品两两助阵
喜报|宝高医再次入选国家级中心,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重庆大渡口区领导到访爱宠生物集团 开展考察交流合作
《激战亚拉特》今日公测开启 挑战Uzi赢取iPhone
百度云途腾为广州白云智慧水务系统提供智能云底座
赏春花品春菜观春景 邛崃春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