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工智能进一步渗透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可以利用无代码人工智能创造更智能的产品和服务。人们已在零售市场看到了这种趋势。比如,服装零售公司正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向2023年,人工智能进一步渗透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可以利用无代码人工智能创造更智能的产品和服务。
人们已在零售市场看到了这种趋势。比如,服装零售公司正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向客户推荐符合其尺寸和喜好的衣服。无接触、自动购物和配送也将成为2023年的一大趋势,人工智能将使消费者更容易购买和接收商品和服务,也将有越来越多零售商将使用人工智能来管理复杂的库存流程,诸如在线购买店内提货、退货等便利措施将日益成为主流,越来越多零售工人需要习惯与机器一起工作。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二届“AI未来”高中生人工智能创新峰会现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开幕致辞时表示,人工智能改变了育人目标。当人工智能成为人的记忆外存和思维助手时,教育应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准确定位自己。期待更多的学校加入人工智能创新峰会,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变革。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各地的组织都意识到经营企业对数字化日益增长的需求。现代员工不再满足于现状,他们越来越支持加速数字化转型计划,使他们能够远程工作,并获得更好的员工体验。
2022年Gartner CIO和技术高管调查还显示,48%的CIO已经部署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ML)解决方案,或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执行。
人工智能在确保这些结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将人工智能纳入人力管理工具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它有助于大量任务和工作自动化,如调度、预算、合规、工资、员工发展等。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极其重要的发展领域,各国纷纷加码扶持。目前,我国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据专家预测到今年年底,人工智能将创造5800万个新工作岗位。
行业的火爆让越来越多求职者的求职方向转为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特别是偏基础层面的岗位。以算法工程师为例,供应增幅超过100%。从薪酬来看,人工智能的就业薪资目前处于各个行业薪资水平前列。
遗憾的是,岗位的快速增加并不能填补人才的空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新职业——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供求比例严重失调。
譬如韩国是相对较早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的国家,早在2019年韩国就发布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并在21年,韩国教育部及韩国科学创意财团公布了6所高校被选定为"2021年初·中等教师培养大学人工智能(AI)教育强化支援事业"。选定的大学将每年平均被支援2亿韩元,共支援3年,按照教师资格类型开发和适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模型,用于所有预备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力量强化及现场教师的职务力量强化教育。
与此同时,2021年9月,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强调应将伦理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并针对人工智能管理、研发、供应、使用等活动提出了6项基本伦理要求和4个方面的特定伦理规范。今年3月,中国发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提出应加快完善科技伦理体系,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日,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方面的政策实践,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理念,为各国破解人工智能发展难题提供了具体解决思路,值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
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知名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的网友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用户名为@泰山弟子的脉脉APP网友表示,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未来的前景会很广阔。
用户名为@小灰灰的脉脉网友表示,人工智能领域前景很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